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政务要闻 > 正文
平潭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3-10-23 15:48:24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为乡村治理注入新动能;建立联合机制,搭建内部沟通平台,让基层服务更有温度;利用村庄资源,打造典型示范点,使小渔村焕发新生机……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下设11个村级党组织、2个“两新”党组织,共有党员547人。自成立以来,联合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发展任务,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不断推动联合党委工作取得新成效,让惠民春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筑牢组织体系 织密基层网

基层治理“成效指数”直接关系着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自成立以来,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持续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构建多方协同、以人为本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

据介绍,除了将部分公益性岗位人员、见习生等充实到包村工作队,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还结合“千名党员下基层”“双报到”等,接收了21个党支部、70名党员干部,实现党员入格、事项认领全覆盖。同时,建立了“银发人才库”,涉及党建、文艺、科技、农业等领域,让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余热。

网格建好了,如何通过联动让整张网发挥效用是关键。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通过成立“片区领导+村支部书记”的领导班子,构建联合党委统筹区域资源配置、各村具体负责落实的“两级联动”工作格局,并成立综合协调办公室,统筹推动辖区内党建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干部考核监督及资金安排使用等各项工作,走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遇到任务时,精细化的网格管理能及时让任务执行到位,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海坛片区管理局党群处处长林立勇说,“在今年防台风期间,我们的11支包村工作队累计下沉228人次、撤离渔船443艘、督促4座危房落实封房清人、转移渔排劳动人员227人、劝离沿岸涉水涉险区域游客2000余人”。

拓宽服务载体 用心解民忧

近日,东澳村一处道路边的污水井井盖破损,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得知这一情况后,东澳村村干部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同步上报至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经过多方协调,污水溢流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东澳村村委会副主任巫贤敏说,发现问题,马上就办,这得益于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建立的会议共商制、议题征集制、项目共推制、活动轮值制及绩效考评制等5项机制。

据林立勇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借助联合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打通运行梗阻,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此外,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积极搭建内部沟通平台,在原有攀讲室和评理室等阵地基础上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充分发挥意见收集、矛盾化解等功能。“此前,澳前、东澳、岭前3个村的村民对猴研岛权属和经营等问题反映强烈,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召集相关村干部及群众召开协调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有效避免矛盾激化。”林立勇说。

探索增收路径 助力乡村兴

行走在东澳村的村道上,村居立面改造风格统一、房前屋后绿植葱葱郁郁,一幅美丽清新的乡村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昔日的小渔村历经蝶变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

过去,东澳港被批准设立为台轮停泊点,东澳村繁华热闹,随着时代的发展,遭遇发展瓶颈期。为让村子焕发新生机,海坛片区第一街区联合党委立足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我们选择了东澳、澳前、岭前3个村为重点点位,集中力量和资源打造特色亮点,形成典型示范点。”海坛片区管理局党群处副处长林福兴说,依托68海里景区的辐射作用,以“村企民合作”模式打造了音乐艺术小镇和“平潭第一鲜”吃货集聚区,并打造渔人码头夜经济项目,在增加村财收入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据悉,今年6月,澳前村入选全省首批文旅特派员试点单位;8月,在澳前中心渔港举办的2023年平潭开渔节,更是让平潭海洋渔业文化“出圈”……

“我们抓‘点’促‘线’,按照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对3个村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布局产业业态,形成先进示范带。以‘线’带‘面’,发挥点上功能效应和线上带动作用,连村联创,通过先带后、强带弱,实现11个村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林福兴说。(记者 林璟)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