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5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刘宇捷 通讯员 林彬彬)近日,由新西兰演艺集团带来的《大地之声——毛利民歌与华夏诗词的回响》音乐会在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上演。作为“2025中国—新西兰艺术节”开幕演出海外预演后的国内首站演出,以及“跨越万年海洋文明——‘南岛语族’系列音乐会”的关键篇章,这场筹备8个月的文化盛宴,以新西兰毛利民歌与中国古典诗词为核心,用艺术融合搭建起跨文化桥梁。 中新歌唱家一同演唱传统毛利民歌《风之歌》。通讯员 江信恒 摄 本场音乐会以戏剧情节串联全场,舞台大屏幕通过动态投影同步呈现新西兰毛利歌曲与中国诗词。同时,演出精选了新西兰传统民歌《风之歌》等14首经典作品,不仅首次以五线谱形式重新记录毛利民歌,更将其独特民族韵律与中华诗词的意境之美深度融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跨文化的诗意共鸣。 中新歌唱家一同演唱传统毛利民歌《女孩啊,女孩》。通讯员 江信恒 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演出中,来自新西兰的毛利男中音埃鲁・奥内罗阿以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吟唱出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作为回礼,旅居新西兰的男中音歌唱家周楠以流利的毛利语与埃鲁·奥内罗阿共同演唱新西兰毛利民歌《女孩啊,女孩》,跨国度的艺术情感在此刻交融。“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无论来自哪个角落,伟大的音乐都有触动心灵的力量。我在演奏中国音乐时,总能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表演结束后,新西兰小提琴演奏家安德鲁·比尔感慨万分。 音乐会尾声,气氛推向最高潮。中国与新西兰艺术家携手献唱《我和我的祖国》,现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中国与新西兰艺术家一同向观众谢幕。通讯员 江信恒 摄 “这是一场跨文化的音乐盛宴,中外艺术家合唱时,新西兰文化的韵味扑面而来,中国文化的底色也自然浮现,这样的艺术交流太有价值了。”欣赏音乐会后,在岚台胞陈福在感慨道。 “我虽身在海外,但心始终与祖国相连。”周楠表示,用毛利民歌与中华诗词融合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是自己作为音乐工作者最美好的使命。他同时透露,接下来演出团队还将前往湖南、湖北等地,继续以音乐为媒介,将中新文化交融的魅力传递到更多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