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3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丁云 陈梦菲)“请问旅文局,在体制机制上如何进一步助推旅游体验舒心岛建设?”“请问资源生态局采取哪些措施严禁非法组织无人岛旅游活动?”………… 这一幕,发生在前几日的平潭综合实验区人大工委会议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现场。围绕实验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验区人大工委(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在现场接二连三抛出了多个“考题”。 面对犀利提问,实验区旅文局、交建局、资源生态局等5个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逐一回应。在一问一答中“抽丝剥茧”,问出了工作成绩和亮点,也问出了工作短板和不足;答出了思路和举措,也答出了责任和承诺,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分析问题,推动实验区旅游环境提升的目的和效果。 没有调查就没有依据。在专题询问前期,实验区人大工委围绕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调研,采取视察检查、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相关领域工作情况,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及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形成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清单,为专题询问做好充分准备。 “共享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等问题影响市容市貌和国际旅游岛形象,请问交建局……”在专题询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刘爱英进行了提问。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源于我长期的调研和日常观察,这些行为不仅侵占公共空间、影响骑行体验,更不利于打造优质的旅游环境。因此,我提出了整治建议,目的是想让市民游客既共享电动自行车,又共享文明,符合平潭国际旅游岛和共同家园建设的定位。”刘爱英说。 面对人大代表的发问,实验区交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压实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构建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 实验区旅文局副局长吴运平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聚焦重点区域,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管理机制和部门监督机制,强化行业职能和行业监管,进一步优化全区旅游市场环境。 此次专题询问,不仅是对实验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人大监督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人大之问”,为旅游环境治理“问诊把脉”,助力旅游品质提升。 专题询问重点在“问”,关键在“答”,目的在“改”。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针对整改落实工作,相关主管单位将把这次专题询问作为改进工作、提升效能的新起点,针对专题询问涉及的问题,要在会后进行认真梳理,形成整改方案,突出整改的时间节点和成果,对即知即改和近期能解决的问题要迅速见成效,在三个月内向实验区人大工委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实验区人大工委要聚焦专题询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意见建议以及应询人的承诺和实招,强化跟踪督办问效,结合视察调研、听取整改落实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形成监督闭环,推动实现“以问促治、以治促游”。 “后续,实验区人大工委将对专题询问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提出审议意见,列出整改清单。”实验区人大工委副主任谢永生说,将通过开展回头看检查、听取专项报告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在整改期限届满后,实验区人大工委将对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开,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和透明度。 参加专题询问的5个部门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年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把人大的“庄严之问”变为推动政府工作的“践诺之行”。 “最大的感受是‘务实’和‘精准’。专题询问现场,我们围绕如何让旅游不再堵心、如何打通文旅融合的最后一公里等具体问题,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这种既有数据支撑,更有具体整改方向的互动交流,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次专题询问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刀刃向内直面痛点,推动职能部门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清单’,让监督与服务统一,真正让群众的‘诗和远方’更具品质、更有温度。”平潭人大常委会委员林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