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在家的时候,您就按照我教的动作给腿做按摩……”近日,平潭白青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林玉兰与同事们来到流水安置小区,为残疾人林华平做康复治疗。
康复师给残疾人治疗。 因腿部残疾,林华平时常感到身体多处血液循环不畅、肌肉酸胀不适。而中频治疗仪通过电刺激,有效缓解她的局部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并能预防疤痕组织粘连。“电流经过的地方,感觉僵硬的肌肉都舒展开了,身子暖了。”林华平说,每月一次的理疗,不仅驱散了身体上的酸胀与不适,更让她真切触摸到了社会的温度。 康复服务的暖流,也流淌进了市民陈兰的生活。因先天性残疾,拐杖成为她行走的“伙伴”,但这份依赖也让她的手臂、肩部和腰部因长期受力而劳损酸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同一场及时雨。“这些训练不仅增强了我的肌力,更让我行动更灵活了,”陈兰的言语中满含欣慰。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在林玉兰看来,做好残疾人服务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的大事。林玉兰沉甸甸的出诊包里,除了中频治疗仪,还有血糖仪、血压仪和听诊器——它们构成了一个移动的“微型诊室”。她深知残疾人就医的艰难,因此每次上门都不忘为他们做一次基础检查。“我们多一份细心,他们就能多一份安心,有问题也能早发现、早治疗。”她说。 林玉兰所在的白青卫生院,是残疾人康复之家试点单位,近年来白青卫生院以低保、一户多残、低收入家庭为重点,每个月安排医生前往各个社区、乡村为肢体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近年来,实验区残联在积极推动残疾人康复之家试点建设工作的同时,还深化落实“爱心助残驿站”康复服务项目、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开设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自主生活训练营、中途失明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等,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康复质量的全面提升。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令人倍感振奋。”实验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林晓燕表示,接下来,实验区残联将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扩大服务对象覆盖面,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和康复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