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警犬训练一线 “搜!”昨日上午9时,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警犬训练场的草坪上,实验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警犬训导员周贺强牵着拉布拉多犬“剃刀”走向训练车辆。随着口令发出,“剃刀”迅速绕车转圈,鼻子紧贴车身,不时在车门缝隙、后备箱边缘停顿嗅闻。几秒钟后,它稳稳坐下示警,精准找到了藏在车辆轮胎夹缝中的爆破物模拟物。
训导员对警犬进行训练。 类似这样的训练,是警犬每日的“必修课”。从严格训练到实战中的冲锋陷阵,它们既是公安队伍中的“特殊战士”,也是群众安全的忠实守护者。 从幼犬到“尖兵”的成长之路 在警犬队里,每只警犬都有自己的名号:“闪电”“剃刀”拉布拉多犬、“追风”史宾格犬等。名号虽不同,但它们拥有共同的身份。“幼犬从省公安厅警犬队统一配发至实验区,由训导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遵循‘省厅统筹+基层深化’的科学培育模式。”周贺强介绍道。 实验区公安局的警犬训练工作,始终遵循“专业化、标准化、实战化”要求。在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气味鉴别、专业搜索是核心内容。每天早上,训导员先带警犬散放、清洁犬舍,9时许开展针对性训练:或进行体能训练提升耐力,或开展气味鉴别训练,或进行房间搜索、草坪隐藏搜索等场景化训练,训练时长为1至2小时。“下午主要是休息,保证警犬有足够体力应对训练和任务。”周贺强说。 更严格的考验来自每年11月由省公安厅组织的等级评定考核,这是警犬的“职业资格认证”——未达三级不得参与一般安保活动,一级犬则承担重大活动搜爆任务。目前,平潭的警犬均已通过等级评定,其中“剃刀”“闪电”已达一级标准。 从幼犬培养到日常训练,从等级评定到实战应用,训导员们用耐心与责任,将幼犬打磨成能独当一面的搜爆“尖兵”,为守护辖区安全增添重要的“犬防”力量。 用陪伴浇筑信任与默契 “警犬的灵性,来自日常的深度陪伴。”训导员林荣鹏分享经验,“工作期间,我们几乎形影不离,除了吃饭睡觉,警犬都跟着我,这样有利于建立它对我的专属信赖。” 为了强化这种默契,训导员们避免警犬与其他人或犬接触,尽量在固定地点训练,多下口令、多互动。同时,通过反复的气味鉴别训练,让警犬的鼻子“刻”住目标气味。“我们会让警犬多次接触爆破物模拟气味,强化它的嗅觉记忆,这样在实战中就能快速识别。”林荣鹏说。 在一次气味鉴别训练中,“追风”对爆破物模拟气味的反应有些迟钝,林荣鹏没有急躁,而是拿出它最爱的橡胶球,在球上蘸取少量模拟气味,和“追风”玩起寻球游戏。“‘追风’,找!”在林荣鹏的鼓励下,“追风”逐渐兴奋起来,鼻子紧贴地面,一步步追着气味找到球。林荣鹏立刻奖励它一块牛肉干,抚摸着它的背说:“好小子,记住这个味道了!”从那以后,“追风”对模拟气味的敏感度大幅提升,每次训练都格外专注。 每月一考打磨实战硬功 为确保警犬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实验区公安局每月组织一次考核。“每只犬的性格、工作方式都不一样,考核是为了纠正缺点,开展针对性训练。”实验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特警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张耿怀介绍道,“比如有的警犬对车辆缝隙搜索不够细致,我们就加强这方面的场景训练;有的警犬兴奋度不够,就通过引导玩具提升它的工作积极性。” 警犬是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带警犬对会场进行‘地毯式’搜索——从座椅缝隙到空调通风口,从后台到观众席,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张耿怀说,“这些‘战士’用嗅觉排查隐患,用忠诚守护一方平安。” 从标准化培育到实战化考核,从深度陪伴到动态纠偏,实验区公安局的训导员们以“绣花功夫”训练警犬,每一步都体现了对生命负责、对安全负责的态度。在人犬相伴的日子里,训导员与警犬共同成长,用信任与默契,书写着平安守护的温暖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