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岚岛旅游 > 正文
平潭文创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10-28 10:35:47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融合平潭元素的文创产品(资料图)

古色古香的丝巾、流光溢彩的冰箱贴、青春个性的明信片……如今,走进平潭的景区门店或市集,充满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随处可见。作为越来越多游客青睐的伴手礼,这些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不仅成为平潭文化的“移动名片”,也成为激活文旅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特色文创人气旺

近日,记者在位于龙王头海洋公园内的“平潭有礼”旗舰店看到,融入了蓝眼泪、藤牌操、石头厝、南岛语族文化等平潭特色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的追捧。来自江西的游客张梅芳正在店内精心挑选商品。“这个藤牌操铜尺看着很别致,我想带两个回去送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张梅芳说。

文创产品的热销吸引越来越多设计师加入创作队伍。本土文创设计师林青霞近期特别忙碌,她设计的流沙冰箱贴和“泪泪崽”玩偶挂件等产品,频频收到经销商发来的补货订单,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林青霞的工作室里,AR蓝眼泪漂流瓶格外吸睛。瓶内缓缓流动的夜光流沙生动地还原出蓝眼泪的美感,瓶身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平潭的风景和介绍。“单单这款漂流瓶一个月就能售出两千多枚。”林青霞说。

“我去年和爱人一起回到平潭创业,尝试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文创,没想到市场反响这么好。”林青霞介绍,她所设计的背包挂件、书签和手机支架等文创产品不仅运用了荧光、AR和彩绘等手段,更注重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因此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欢。甚至还有一些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她互动,提出设计建议。

和林青霞一样,不少主打原创和本土化的文创设计师也活跃在文旅市场。平潭姑娘王嘉颖刚大学毕业不久,闲暇之余,她就带着自己设计的卡通手绘和插画作品来到市集。“一到节假日,来光顾的客人就特别多,有许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王嘉颖一边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介绍道,“像星空主题、国潮神话人物的作品都是销量比较好的,富有平潭特色的‘石牌洋’‘蓝眼泪’写意画也很受欢迎。”

非遗文创焕新生

文化的内核为文创注入了独特的浪漫基因,而创新的表达,则为传统技艺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

在中南村北楼自然村的贝雕工作室里,年过八旬的平潭贝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心忠和徒弟周明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贝雕作品。无论是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还是形韵兼备的平潭石厝,在二人的巧手之下,原本普通的贝壳“脱胎换骨”,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福州游客李明栋专程来这跟着蒋心忠和周明体验制作平潭贝雕。“第一次自己动手做贝雕,感觉非常有意思,这幅‘哪吒’就是我自己做的。”李明栋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贝雕作品。

“过去平潭贝雕的销量主要集中于本地消费群体,现在我们也根据外地游客的需求,将创作题材多元化,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平潭贝雕体验课,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周明介绍,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平潭贝雕除了在技法上精益求精,还在创作题材上下功夫,让老技艺迎来新机遇。今年以来,他们收到超三千个贝雕订单,甚至还有部分订单来自海外市场。

从文创产品的持续热销,到本土设计师的创意迸发,再到非遗文创走出国门,带着平潭印记的文创产品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不仅在游客心中种下了“平潭记忆”,更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为抓手,吸引着更多人关注平潭、走进平潭。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