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专题 > 正文
导师开讲 提供“干货”
2025-09-08 11:10:42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9月5日下午,第5届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训练营公开课”开讲,邀请5位导师从导演、编剧、市场等多个维度,与现场青年创作者共同探索青年创作样本,为其提供专业指导与经验分享。

作为电影《长江图》的导演,杨超此次带来题为《一部电影的开始》的公开课。他围绕影像工作者如何回归影像创作本身展开分享,强调视听手段应真正服务于叙事和情感表达,最终助力创作者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值得一提的是,杨超执导的作品曾在戛纳、柏林等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斩获奖项。

结合自身经历,杨超坦言:“我自己在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也常常处于信心不足、胆怯虚无的状态,所以我认为,帮助青年创作者在起步阶段建立起的信心十分关键。”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张晖,此次专程前来参加影展活动。听完分享后,他直言收获满满:“杨超导演的核心观点就是创作者要自信。我们必须先接受前期作品可能存在的粗粝、粗糙问题,然后在不断尝试中慢慢进步、持续努力。”

兼具编剧与导演双重身份的导师袁媛,曾担任《滚蛋吧!肿瘤君》《后来的我们》《我本是高山》等多部影片的编剧,其导演处女作《明天会好的》也备受关注。此次公开课,她以《从纸面到银幕——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为题,带领现场学员与听众走进幕后,详细解读一部电影从文字剧本跃迁为银幕光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蜕变与蕴含的生命韧性。

对于电影创作中的“落差”,袁媛有着深刻的理解:“电影毕竟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艺术,落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在这种落差当中,我们或许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能从中学会接纳自己、找到与现实和解的方式,这就是一种成长。”

青年导演纪佳佳对袁媛的分享感触颇深,她表示:“两位导师的分享都非常真诚,他们均从自己的作品出发,毫无保留地跟我们分享创作过程中失败的经验,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借鉴。我认为这正是电影人的精神所在。作为电影创作者,我们首先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做好面对失败的准备;同时,在每一次失败后,都要总结经验、不断积累,然后勇敢地继续投入下一次创作。”

据介绍,影展期间还将举办陈博文、刘开珞、单佐龙等资深电影人的公开课。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