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举办首批馆藏品入藏活动,共有103件,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也为探索南岛语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据悉,首批馆藏品由壳丘头博物馆向天物稀存(东莞)文化发展公司征集而来。藏品主要为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居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涵盖航海工具、人物雕像、盾牌武器和权杖等类别,种类齐全、品种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终于为这批藏品找到了‘家’。”蒋敏感慨道,自己收藏这批南岛语族艺术品已超过十年,足迹遍布十多个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却始终未能为这些珍贵艺术品找到理想的归属。“直到了解了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我才认定这里是这批藏品最好的归宿。希望未来能持续为馆方提供所需藏品。” 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表示,这批藏品对研究南岛语族先民向东南亚、太平洋和印度洋扩散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这批藏品完全符合馆内“源、流、彩”三个主题的展陈需求,待未来馆藏内容进一步丰富后,还将组织策划开展南岛语族文化主题全国巡展活动,加大南岛语族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南岛语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