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创新推出涉企行政检查“两自两让”工作法,即行政检查权力运行自我谦抑、检查程序自我规范,检查便利让位企业、检查监督让位社会,并制定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通过清单化管理,框定权力边界。建立并动态更新经发系统《行政监督检查权责事项清单》,严格遵循“清单之外无检查”原则。同步确定“无事不查”事项,明确除上级部署、线索举报或法定要求外,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大力推行“无感检查”(运用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技术检测等非现场方式),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入企干扰。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改变传统“突袭式”检查,提前告知企业年度计划内的日常检查时间范围和内容,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安排和其他涉检计划,自主选择并反馈便利的入企检查时间,实现“预约式”检查,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冲击。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创新“查后柔罚”,彰显执法温度。梳理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以碳代罚事项清单。优先采用提醒、告知、劝阻、批评教育等非处罚方式实现执法目的,符合免罚情形的依法不予处罚。探索以碳代罚机制,鼓励应予罚款的企业按碳汇交易市场价折算购买碳汇抵扣罚款,将违法成本转化为生态修复资源,实现惩戒、教育、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截至2025年7月,已有15家企业符合条件被免于处罚。 在构建“三监督+两融合”体系方面,强化权力制衡减少干预。通过行政内部监督、民主监督、台胞监督等方式,建立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立体化监督网络,定期征集选聘并向社会公布监督员,被检查对象可自主选择监督方式与监督员,有效防止检查权力滥用。推动涉企检查与服务深度融合,结合企业政策申报环节,为企业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法治体检”,提前预警风险。结合“企话岚图”等活动,向企业提供政策宣讲、问题解决服务,适当开展执法检查与合规指导。从源头上减少为检查而检查的频次,提升监管服务的综合效能。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动态完善执法检查权责清单和相关检查结果运用清单,优化“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型,拓展“无感检查”应用场景,有效破解检查扰企、过罚失当等难题,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