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平潭师生全力做好开学准备
2025-08-26 10:51:43 冯荣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开学进入倒计时,平潭师生即将迎来新学期。他们之中,有的是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生涯或工作阶段,要适应新校园;有的正收拾书包,准备重返熟悉的校园……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个学龄段的学生及入职的新教师,看看他们为开学都做了哪些准备。

走进校园

学生们踏上求学路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绘本《爱上幼儿园》。‘我喜欢操场,那里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滑滑梯……’”即将就读于滨湖幼儿园小班的翁宥霖正听妈妈给他读绘本故事,让他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

“原来幼儿园生活这么有趣,我也要像绘本里的熊熊一样,每天回家跟妈妈说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翁宥霖乐呵呵地说。

在一家文具店里,妈妈正带着儿子李政洋挑选心仪的文具。再过几天,李政洋就要去平潭城中小学读一年级了,除了准备“开学装备”外,他还提前学习了拼音等幼小衔接课,为小学生活做铺垫。“挑好了文具就更加期待开学了。”李政洋说。

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后,调整生物钟、罗列计划表成为学生迎接新学期必做的事情之一。

抓好语文基础,积累好词好句,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做阅读题,提前预习课本;整理数学错题集,加强思维训练……平潭北门小学学生刘以沫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罗列着开学准备计划表,以此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

刘以沫说:“这样的计划表,既能让我慢慢回归到平常的上课时间,又能衔接到下学期的课程,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一举两得。”

每年开学季,不少大学生会带些极具特色的地方特产,跨越山海、香飘校园。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徐思锦就来到平潭城关农贸市场,购买鱿鱼丝、鳗鱼丝等一些平潭特产,准备“投喂”给室友们。

徐思锦告诉记者,分享家乡美食,不仅能加深她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帮助她们更深入地了解各地的美食和文化,“希望通过家乡特产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平潭的独特魅力”。

新生军训

高一学生迎接新挑战

开学在即,又一批新生即将进入校园。作为高中生活的第一课,21日,平潭第一中学的648名高一新生正在军训场上挥洒汗水,展示青春风采。

当天上午,在体育馆里,学生们身着迷彩服,神情专注地参加着军训动员大会。随后,他们跟着教官的口令,整齐划一地齐步走,认真练习队列动作,努力站出标准的军姿。

“动作看似简单,但要长时间保持标准姿势,真的特别辛苦。”高一(9)班学生林睿可说,这场军训就像高中三年生活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前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还培养了与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为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开了一个好头。

训练场上,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学生们步伐整齐、目光坚定,喊出一句句充满力量的口号。训练场外,校方则设置了菊花茶供应点,并配备专业医疗队伍,确保每名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完成军训任务,体会成长的快乐。高一(11)班学生陈凡超说:“军训是高中三年奋斗的序章,通过这次军训,能够提升我们的纪律意识,让我们以严谨、认真、勤奋、坚韧的精神,尽快融入高中生活。”

本次军训为期7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队列训练、仪容仪表规范、战场救护等。

平潭第一中学德育处主任林诚表示,军训作为高中新生的第一课,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军训,能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他们以饱满的精气神开启高中新生活,迎接新挑战。

上好“入职第一课”

新教师开启育人路

“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18日上午,一场以“协同共生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在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举行,在领誓人的带领下,20多名新教师紧握右拳完成入职宣誓。

“宣誓的时候,我内心澎湃,既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感,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这一年内,我能站稳脚跟,用心处理好师生关系,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新教师蔡旗炅说。

宣誓仪式结束后,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校长李明哲为满怀教育初心、初登讲台的新教师们开讲“入职第一课”,他结合自己20多年的从教经历,围绕“何以为师,师者何为”作专题讲座。精彩的分享,让台下的新教师们收获颇丰,纷纷认真记录。

“这次的岗前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对校园有了初步又全面的认识。李校长分享的教学理念,让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地教学,怎样努力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我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成长,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光彩!”新教师巫琴说。

据悉,本次岗前培训由校内10多位老教师授课,内容涵盖教研工作常规、智慧化校园介绍、寄宿生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等多个方面。李明哲表示,岗前培训是新教师入职的必修课,不仅能让新教师们迅速熟悉学校环境,也能使老教师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更快上岗。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