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15进5半决赛在平潭完成录制。经过五轮多维度比拼,来自五大洲的5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斩获各洲冠军,向总决赛发起冲击。 本次半决赛共五轮,赛制设计“层层进阶”。首轮比赛“五洲争鸣”采用积分赛制,15强选手通过中文知识问答,展示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深度;第二轮比赛“聚言成句”聚焦语言应用,选手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将零散词组串联成逻辑通顺的句子;第三轮比赛的“文韵流转”则按洲分组竞技,通过抽签确定关键字后,选手再轮流说出含该字的诗句或成语,考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第四轮“我和中文”的个人演讲环节是赛事亮点,选手结合自身中文学习经历与生活故事,分享语言背后的文化感悟;第五轮作为决胜局,在各洲积分排名前两位的选手展开竞技,以答题正确率决出名次。 最终,各洲冠军归属尘埃落定:泰国选手谢丹凤获亚洲冠军,埃及选手奥拉摘得非洲冠军,德国选手柯夏安拿下欧洲冠军,美国选手毕雪莉获美洲冠军,澳大利亚选手爱娃获大洋洲冠军。 赛后,非洲冠军奥拉坦言,第三轮诗词成语比拼难度最大,而对于夺冠,她难掩激动:“这像一场梦!往年非洲总冠军多是埃及学姐,如今我也能代表埃及站在舞台中央,是莫大的荣幸。” 欧洲冠军柯夏安则用“兴奋与紧张交织”形容参赛感受,她说:“第二轮小组合作特别开心,和大家一起讨论、协作的过程很愉快。欧洲选手实力都很强,我赛前没敢期待夺冠,现在既紧张后续赛程的挑战,又为能继续留在‘汉语桥’舞台感到兴奋。” 本场比赛评委、2014年“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总冠军罗维卫,对选手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本届选手的中文水平很高,尤其对诗词、成语的理解深度令人惊喜。其中澳大利亚选手爱娃的演讲让我印象深刻,她提到‘语言能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不同语言对颜色的表述差异,像汉语里的‘黄瓜’‘青瓜’,因纽特语中对‘白色’的多样描述,这种对语言与认知关系的思考很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