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岚岛旅游 > 正文
国资焕新丨新兴文旅产业园区——平潭竹屿湾蜕变侧记
2025-07-22 20:37: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季亚军  

东南网7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吴彗慈)当追光打在亚洲第一的XR虚拟影棚巨幕上,当风化严重的老旧港口被一片绿色草坪覆盖,384亩的竹屿湾旧船厂,又“活”过来了。

过去一年,平潭文旅集团把“拆还是留”的纠结,变成了“还能再做什么”的探索。从闲置的船坞、旧厂房,到如今影视剧组扎堆、研学团队常来、游客络绎不绝,这场蜕变里,藏着国资存量资产焕新的实践路径。

一、从“锈迹斑斑”到“活力满满”

据了解,竹屿湾影视基地(原利亚船厂)位于岚城片区中山大道西侧,占地384亩。

集团接管之初,面对的是一片沉寂的景象:原船坞、码头、旧厂房等设施,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在海风里锈成“钢铁雕塑”,盘活困难重重。集团没走“大拆大建”老路,而是根据区党工委顶层设计,发挥自身文旅产业优势,走出一条“保护工业遗存,培育新兴文旅产业”的道路。

结合大体量的船坞,集团引入了面积5000平方米的数学影棚,满足高科技影像制作需求;绿化码头区域,放置真实的波音747飞机,打造具有平潭港湾特色的观景台;改造演员公寓,让整个基地朝服务剧组、接待团队、提供研学等多功能方向转型。

此外,还通过引入XR虚拟影棚、航天科技体验等业态,让原本“锈迹斑斑”的资产有了科技感、体验感,竹屿湾用“功能置换”给旧空间找新用途,再用“技术赋能”让空间增值,沉睡的资产“动”起来。

二、从“独立接口”到“产业共生”

一棋落,整盘活。集团把盘活旧船厂这个“独立项目”,当成各文旅产业的接口,用一个个商业场景,串起一条从影视到文旅、从科技到消费的文旅产业链——

影视产业 “扎根”与产业链延伸。通过有效招商,2022年,45个影视综艺团队到来,使竹屿湾影视基地开始进入影视行业视野,2023年,剧组数量增至72个。期间《你是我的英雄》《黎明时分见》《飞驰吧少年2》等优秀影视剧纷纷落地投拍,区域化的“影视拍摄地”标签开始明确。2024年、2025年影视产业生态初步成型,与17个头部剧组深度合作,《小径分岔的花园》《鹦鹉》等项目落地,带动道具、服化、后期等配套企业自发聚集,影视基地的产业磁场持续强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文旅新消费。重点布局科技体验新业态,通过技术引入、资源盘活和场景创新,用新质生产力打开消费新切口。结合专业技术团队将XR虚拟影棚技术常态化应用,引进《星际奇观VR大空间》项目,建设 “海峡空天未来体验馆”,打造科普研学基地和科技打卡点,最终形成具有强烈影视属性+文旅科技的综合性园区。

文旅服务“织网”,实现流量变现。竹屿湾建设集交通接驳、周边导览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打造蓝眼泪体验馆、追泪大本营,开发露营休闲营地,增设亲子游乐等业态,举办星空电影、露营音乐会等活动,对标省级营地标准完善研学配套。通过文旅融合、配套跟进,竹屿湾成功实现了从闲置空间到产业引擎的华丽转变。

“盘活存量”变“发展增量”。平潭文旅集团立足主责主业,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推进国有资产有效盘活和布局优化,加速“腾笼换鸟”速率,以文旅国企一域之力为“国际旅游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平潭文旅集团、平潭融媒体中心、海峡空天未来馆)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