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共同家园 > 正文
两岸学者齐聚平潭 共话南岛语族起源
2025-07-17 10:52:43 林彤欣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作为南岛语族重要起源地之一,平潭近期迎来了一场跨越海峡的考古对话。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来自海峡两岸的考古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南岛语族的文明密码。

专家学者参观壳丘头遗址博物馆。

现场,两岸学者对史前文物进行了细致比对。台湾成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副教授熊仲卿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就贝壳压印、刻画纹等考古发现展开了深入交流。他们指出,类似的文化印记在金门的富国墩遗址、金龟山遗址,以及台湾本岛的大坌坑遗址、芝山岩遗址等均有发现。这些跨越海峡的文化相似性,有力地印证了史前时期两岸先民之间密切的交流与联系。

“作为一线考古工作者,我们希望利用专业所长,将埋藏地下数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挖掘出来,并通过考古学的视角进行解读,让民众都能看懂。”范雪春道出了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历经60余年的科学发掘与精心守护,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于去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馆内出土的文物令两岸学者倍感亲切,其中一枚由外来玉石制成的青白色玉玦尤为引人注目。它生动记录了史前时期陆岛间的物质交换,成为史前海峡两岸及周边岛屿先民频繁互动往来的实物明证。

台胞杨绥生参观后表示,通过寻找相同的文化元素并追溯其来源,他们发现史前时期两岸互动频繁的证据越来越多。“这基本说明,台湾的人群是从大陆过去的。”他说。

在南岛语族文化学术论坛期间,两岸学者达成重要共识,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在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共同擦亮平潭作为“南岛语族起源地”这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我们都在为探索南岛语族做更多发掘工作,希望去证实一些重要的联系。如果能将南岛语族的渊源更好地证实,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台胞黄浩说。

目前,平潭正积极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未来,一条串联多个史前遗址的考古长廊将完整呈现这段跨越海峡、连接大洋的古老文明故事,让距今数千年的历史回声继续激荡人心。

范雪春表示:“我们在平潭构建了从距今7500年到3000年完整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利用壳丘头这个平台,我们将系统展示和解读平潭地区的史前遗址群考古成果。这对于研究海峡两岸史前文化的渊源关系,特别是‘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这一重大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江信恒 摄)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