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岚岛旅游 > 正文
平潭:生态优先 书写美丽海岛新篇章
2025-06-05 10:31:12 林舒玲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俯瞰三十六脚湖。(资料图)

今天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去年以来,实验区以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为着力点,在美丽城市、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等美丽单元建设上取得突破。如今,平潭正逐渐打造融“山、海、岛、城”为一体的生态空间,朝着高颜值美丽海岛迈进。

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城市

漫步岚岛街头,随处可见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汽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实验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深化交通结构调整,去年新增新能源汽车1743辆。绿色低碳出行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选择。

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为平潭人居环境注入绿色能量。去年,平潭在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城市中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9年优于全省九个设区城市。

“我们还专注于提升水环境质量。去年,平潭近岸海域水质(国控点位)优良面积比例为99%、点位比例为100%,均为全省第一。”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大气处一级科员薛海斌说。

不仅如此,实验区去年还加速能源转型,推动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全区新并网风电110兆瓦,风电产值同比增长15.3%,同时还推广绿色建筑,全年城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97.4%。

系统治理 打造美丽海湾

近年来,实验区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坚持生态惠民,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生态景观。平潭东南湾区入选全省第一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去年,我们重点整治陆源污染入海,完成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编制。我们还开展保护修复工程,完成君山片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及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水生态环境处科技副处长袁岚瑛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实验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9.3%,在全省沿海六市一区中排名第一。

为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实验区通过开展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常态化清理海漂垃圾。同时,实验区还强化渔业资源养护,累计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8批次,建设增殖放流科普宣传平台4个,建立中国仙女蛤区级良种场1个。

“我们还投入约3000万元,实施东南湾区美丽海湾环境整治工程(一期)项目、入海沟渠‘除黑消劣’工程(二期)项目,推进入海沟渠整治,完成水质‘除黑’9条、‘消劣’33条。”袁岚瑛说,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坚持系统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细管护 保护美丽河湖

实验区持续推进三十六脚湖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运用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三十六脚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工作,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方面示范先行,绘就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

“我们对三十六脚湖实施分区管控,系统推进污染源治理,建成生态缓冲带,并运用水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实现精细化管护。去年,三十六脚湖上榜福建省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实验区自然资源服务中心生态保护科工作人员余祥霞表示。

不仅如此,实验区还实施三十六脚湖水质综合预警藻类生态防控项目和入湖小溪流水质提升工程,通过投放草鱼、毛蟹等物种,控制藻类生长,净化水质。

此外,实验区还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验区确定2家危险废物收集改革试点单位,破解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实现全区医疗废物就地规范化处置。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土壤处二级主任科员徐丹说。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