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台前的细致入微,乡村路上的暖心送医,病房里的奉献坚守……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使命。在平潭医疗战线的每一处,都有一群白衣天使扎根平凡岗位,用行动诠释担当。在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她们的故事,感受温暖人心的力量。 护士林欢欢正在照顾新生儿。 12日,晨光熹微,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团队已踏上送医下乡之路。清晨,不到6点,她们就抵达洋潮屿,为村里的老人开展公益健康体检。这项由实验区推行、基层卫生机构执行的惠民项目,是她们的日常工作之一。“老人们习惯早起,而且部分检查项目需要空腹进行,所以我们5点多就到了。”海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护士翁雪花说。 “老年人健康体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我们通常会安排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但考虑到洋潮屿距离较远,许多老人出行不便,我们便和村干部协调,到村里给他们体检。”翁雪花一边操作仪器,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等会儿还有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她们得上门去检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基层卫生院是医疗服务的“神经末梢”。在平潭,各基层卫生院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护理工作既要专业精准,更要充满人情味。为此,护士们经常下乡开展上门服务,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的工作不过是体检、接种疫苗、慢病管理,可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挑战与责任。在基层,我们的角色远不止临床护理。这30多年来,我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收获满满。未来,我和团队会始终牢记从医初心,用爱与责任守护生命的尊严。”翁雪花说。 与基层服务机构不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肩负着实验区大部分急难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新生儿科是守护新生命的地方。暖箱里,宝宝们安静酣睡,监护仪规律闪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儿科护士林欢欢正专注地照料着。十年来,她将青春献给医护事业,精心呵护着一个个新生命茁壮成长。 林欢欢介绍,新生儿用啼哭来表达需求,护士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抚,满足他们的需求。“‘白衣天使’这个称呼,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从事护理工作这十年,我深刻体会到这份职业的分量。生命无比珍贵,我们必须慎独慎微,容不得半点疏忽。”林欢欢感慨道。 在实验区中医院内科病区,收治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已是常态。老年患者基础护理繁琐,病情变化迅速,这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她们必须成为“全科多面手”,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的护理知识。 实验区中医院内科一病区护士长林芳告诉记者,老年患者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更需要给予他们耐心、细心和爱心。在日常护理中,护理团队需要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为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这不仅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还能让护士更好地了解每一位患者。 “能成为一名护士,我感到无比自豪。帮助每一位老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是我和所有护理同仁共同的心愿。”林芳说。 (林小玉 高林莎/文 林君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