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鲜食品褪去“滤镜”、当散装食品标明“身份”、当青少年坚定地喊出“我的权益我守护”……这些悄然发生的改变,始于检察青年陈翔的“执念”。从检以来,实验区人民检察院四级检察官助理陈翔以公益诉讼为刃斩乱象、破难题,以法治课堂为舟渡童蒙、护成长,让“检察为民”的誓言化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近日,陈翔和同事准时来到超市,开展生鲜灯及散装食品规范经营“回头看”行动。在生鲜区,陈翔对照明灯具逐一核查,确认光线符合要求。褪去生鲜灯“滤镜”后,食物呈现出最本真的模样。而散装食品区的商品也纷纷贴上“身份证”,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信息都清楚罗列。这一切改变,都源于陈翔收到的一条公益诉讼线索。 2024年,陈翔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收到线索,反映辖区内部分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商户在售卖肉类、水产品、水果等生鲜食品时使用不符合灯光显色指数标准的生鲜灯照明,散装食品未按规定在食品容器或外包装上标明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的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获悉线索后,陈翔立即开展走访调查,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 “我们迅速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磋商函,督促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及时查处市场滥用生鲜灯、散装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督促相关行政部门对市场经营主体进行提醒谈话,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共30余家商超完成整改升级。”陈翔说。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现在这些散装食品的各种信息都清楚标注,包装也很规范,我们买起来也放心。”市民吴女士说。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初心与执着,让陈翔获得了群众认可,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陈翔工作踏实肯干,不管是办案子、做综合工作,还是抓党建团建,都主动承担、认真负责、成效显著,是青年干警学习的好榜样。”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陈捷亮说。 除了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陈翔还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普法宣传工作。2023年至今,已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党史团史、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普法宣讲活动30余场,惠及师生、群众近万人。为了将法治故事讲深讲透,陈翔把“网言网语”“童言童语”和“法言法语”相结合,创作电台广播作品《检察故事》及“岚检蓝的一天”主题表情包,以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会的形式传播新时代检察声音。 “陈翔经常走进校园开展普法活动,不仅能用生动的案例把法律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还特别关心同学们的成长,认真倾听大家的困惑,是孩子们眼中亲切又靠谱的法治引路人。”岚华中学老师李静说。 岚华中学学生李瑶也对陈翔的法治课赞不绝口。“陈检察官的法治课很有意思。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更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收获特别大。” 岁月无声,初心有痕。陈翔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公益诉讼与法治教育的道路上步履不停。那些被守护的餐桌安全、被点亮的法治之光,正是他献给社会最真挚的答卷,而他也将继续以炽热匠心,书写新时代检察人的热血篇章,让公平正义的星火,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作为新时代的检察青年,我将不忘从检初心,牢记使命担当,继续提升自己的工作本领和政治素养,努力在服务保障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中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陈翔说。 (林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