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丁昌强:平潭建设路上的实干先锋
2025-04-30 15:16:22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季亚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平潭记者站)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浪潮中,丁昌强始终脚踏实地,将汗水挥洒在一线。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这片土地的发展默默耕耘,成为人们眼中的建设楷模。

丁昌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平潭的项目建设中。为了让各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加班加点成了丁昌强的工作常态。“项目工期紧,大家都在努力,我作为其中一员,更不能掉队。” 丁昌强朴实地说道。

多年来,丁昌强参与的项目多达60余个,总投资规模超200亿元,公路、市政、水运、房建等领域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这些项目逐步改变着平潭的城市风貌,而丁昌强也凭借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区级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他踏实工作的最好见证。

在技术创新方面,丁昌强总是冲在前面。农村公路提升改造项目施工时,丁昌强负责的环节困难重重。“农村公路建设关系到村民们的日常出行和乡村发展,再难也要做好。”丁昌强深知责任重大。在机械设备运输和沥青海上远距离运输保温等难题上,他亲力亲为,通过精准规划运输路线和创新“1+N”工作模式,不仅解决了运输难题,还加快了工程进度,让农村公路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平潭综合管廊干线工程(一期)PPP项目施工时,遇到了基坑开挖深度大、地下管线复杂的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钻研,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丁昌强带领团队查阅资料、研究案例,亲自把关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他们尝试采用波压式施工工艺,经过多次调试,施工速度提高了30%,还取得了技术成果,参与编写的技术内容获得奖项。

如意湖环湖路网水闸桥改造工程一度因台背回填难题陷入僵局。“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路网就无法贯通,必须想办法。”丁昌强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还前往其他沿海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后,丁昌强提出用轻质泡沫混凝土进行台背回填,成功解决了沉降和跳台问题,保障了道路的正常通行。

考虑到海岛环境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腐蚀性,丁昌强牵头开展科研项目。“找到更耐腐蚀的材料,能降低建筑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丁昌强掌握了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制定出合理的维护策略,为海岛建筑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协和医院平潭分院二期(感染楼、发热门诊)施工过程中,丁昌强重视工程质量细节,提出模板质量精细化管控理念。“医疗建筑关乎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安全,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最好。”他制定严格的模板安装标准和检查流程,保障了项目质量,助力项目通过优质工程评审。

平潭澳前客运码头旅检大楼修缮是应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尽快完成修缮,让码头恢复正常运营。”丁昌强带领团队克服网架结构、材料加工安装、疫情防控和天气等诸多困难,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修缮任务,保障了码头的正常运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丁昌强始终坚守党性。“党员就要在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遵守纪律,做好本职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从不推诿,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丁昌强就是这样一位实干先锋,他用专业和汗水在平潭的建设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平潭的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