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打造“海岛年味”文旅新IP,文旅“春节档”精彩纷呈—— 海岛文旅上演“开年大戏” 东南网2月13日报道(张哲昊 郭雅莹) 蛇年春节,岚岛年味十足。 漫步渔村、非遗表演、逛潮流市集……春节期间,平潭文化旅游“好戏”不断。当地以“福文化”为主线,超60场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包含逛“福景”、“乐”民俗、住“海宿”、品“福味”、观“福剧”、欢乐“购”等多个板块,带领广大市民游客“花式”过年,新春文旅市场喜迎“开门红”。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平潭综合实验区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4.9亿元,分别比上年春节增长8.5%和11.6%,其中接待过夜游客30.35万人次,同比增长8.5%。 春节期间,平潭海坛古城举办一系列非遗表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林君斌 摄 享受海岛好风光 春节期间,平潭天气晴好。正月初七,龙王头海洋公园迎来了天南海北的客人,只见游客或漫步在沙滩上,或沐浴在阳光下,尽情享受假日悠闲时光。 在龙王头海渔广场,“初见·岚岛春意”新春主题系列活动火热举办,汉服巡游、冰壶竞技等活动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参与,整个景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来平潭旅游正好赶上难得的暖冬,还能在海边过一把‘冰壶瘾’,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南平的余秀榕感慨道。 此次春节假期,平潭积极创新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消费场景方式,推出了景区组合联票、特价套餐等惠民优惠活动,并定制“南北联动·日夜同赏”两天一夜等精品线路,进一步促进客流共享,催旺景区人气,全区新春旅游市场“热气”腾腾。 放眼平潭各景区景点,越来越多旅游场景持续上新。在68海里景区,冬日奇缘·梦幻雪径、“海风之语”风动艺术盛宴等活动接连上演,游客参与热情高涨;以快闪为表演形式,仙人井景区带来了新潮的国风音乐会,吸引游人参与打卡;台湾小镇、坛南湾、仙人井等景区景点则纷纷设置祈福打卡点,实现边走、边拍、边赏的“一站式”沉浸体验…… “今年新春,我们叠加多元化的文旅消费场景,包括休闲娱乐、亲子出行、运动健身等类型,全方位满足市民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让大家乐享新春假日。”实验区旅游文体局党组成员刘伯龙介绍。 凭借旖旎的海景风光,平潭沿海渔村同样迎来一波客流高峰。伴随着春节假期的客流高峰,当地因地制宜,精心策划乡村特色活动,增添浓厚的新春氛围,助推乡村文旅新业态发展。 比如,春节假期,三面环海的君山片区马腿村车流不息,成为“轻度假”的热门打卡地。在农历正月初三、初四,该村还上演“萨克斯·落日与夜曲派对”,邀请乐队歌手为游客演奏乐器、献唱流行歌曲,沉浸式感受海滨风情。 春节期间,市民游客在金井正荣广场观看词明戏表演。 江信恒 摄 非遗年俗受热捧 表演团体载歌载舞、非遗市集琳琅满目、互动体验精彩纷呈……5日晚,华灯初上,金井正荣广场换上了璀璨的“新装”,一场“新春非遗韵 传承中国年”迎新活动暨第八届“古风灯谜游园会”活动引来如织游人。 走进活动现场,只见大红灯笼高高悬垂,词明戏、闽剧、评话等民俗表演热闹非凡,更有点茶、蹴鞠、投壶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接连上演,营造出浓厚的“非遗年味”。“这次活动文化味十足,过年就是要有这样的‘仪式感’。”市民周女士说,她特意带着孩子来体验蹴鞠,感受热热闹闹的海岛新年。 今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紧抓机遇,平潭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览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大力推动“研学+旅游”“民俗+旅游”“非遗+旅游”等融合发展,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在这个“春节档”,特色民俗和非遗体验也成为民宿揽客的“流量密码”。以君山片区君山村为例,该村的漱石海厝·岩居民宿举办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拓印”非遗手工体验等,让游客沉浸式学艺。“活动很受欢迎,住客参与度挺高的。”民宿负责人冯婷告诉记者,春节假期民宿几乎天天满房,来自江浙沪和北京的游客居多,大家都喜欢白天看海、玩海,晚上放烟花、吃海鲜,体验海岛特色新年。 文博游,也成为另一种感受海岛年味的方式。“走,逛博物馆去!”春节期间,中国水下考古·平潭展示体验馆、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张灯结彩,年味与文化气息交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看展览、学知识,探寻先民足迹,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仅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春节日均招待游客超1000人次。 视角转向海坛古城,一场“非遗+民俗+年味”的文旅大戏正在上演。“火龙钢花”、火壶秀、川剧变脸……自农历正月初一起至元宵节,海坛古城内各类特色非遗表演轮番亮相,引得游客拍手叫好。此外,古城还举办两岸民俗文化旅游节,通过歌舞巡演、杂技表演、两岸高山风情演艺等节目,为游客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一系列颇具文化味的演出,令海坛古城人气火爆。“此次演出内容聚焦传统非遗技艺,还融合了闽台民俗元素,以巡游表演、情景演出、美食嘉年华等为主要内容,带领游客品味非遗里的中国年,促进假日文旅消费。”海坛古城运营方、福建中辉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钟光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