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小渔人”炼成记——中传博士选调生为渔屿村发展添“魔力”
2024-08-15 15:44:12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王哲(右)正在帮助渔屿村老人办理业务。

正值暑期,平潭国际旅游岛迎来了旅游旺季。在最美环岛路,身穿蓝色马甲的“小渔人”志愿服务队成了一道风景线。这支志愿队伍的组建,还要从王哲到村里挂职说起。

一年多前,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的王哲作为选调生,来到君山片区渔屿村驻村,为渔屿村量身打造“平潭渔屿村”宣传矩阵,组建“小渔人”志愿服务队。她用自己的一身“武艺”,打开外界了解渔屿村的一扇窗,村民们都对这个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

从校园到基层历练自己

2023年7月,来自山东的王哲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渔屿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到村那天,渔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颜海英激动地拉着她说:“小王,很开心你来我们村里,你是第一个来我们村的选调生,又是做宣传的,现在渔屿村主要做旅游、做民宿,我们一起努力把渔屿村宣传推广出去。”

“没问题!”王哲爽快答应。

驻村第一周起,王哲便跟着颜海英走访村子,了解村庄整体情况。很快,她在这里安了家。

“一开始听不懂方言,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在讲什么。”王哲回忆道,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做着完全陌生的工作,她一度感到茫然,但很快调整心态。

为克服语言障碍,会前,王哲都会提前了解会议议题;会后,她和村两委成员沟通交流,以最快速度消化会议内容,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方言。

随着驻村时间越来越久,王哲发现最美环岛路上打卡的游客很多,却没有志愿者队伍。这个发现,让王哲找到了“旅游”和“村民”的结合点。

今年年初,王哲组建了一支由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选调生、在村党员和民宿餐饮业主所组成的“小渔人”志愿服务队,本着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原则,向村民和游客提供健康咨询、旅游指南、应急救助、文化宣推等服务。

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实现价值

宣传推广,算是王哲的老本行。读博时,她接受到专业传媒教育;来岚后,她就职于宣传部门;驻村后,她走进田间地头寻找宣传的灵感和素材。

怎样将渔屿村推广出去,让渔屿村为更多人熟知,王哲陷入了思考。“渔屿村至今保留着石头厝群落,但‘养在深闺无人识’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社交媒体时代,渔屿村可以借助互联网,探索‘文旅+’发展新路径。”

不久后,她提出打造“一套矩阵,五类内容”的“平潭渔屿村”五位一体传播体系的想法。

“一套矩阵”就是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实现内容全平台覆盖,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传播内容上,进行五个方面设计——一是“美丽渔屿”,展现渔屿村的美景美食;二是“文明渔屿”,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录制“渔屿村志”,计划推出10集系列短视频;三是“志愿渔屿”,全面展现“小渔人”志愿服务队系列工作,宣传志愿文化,展示文明乡村;四是“信息渔屿”,推出实用服务信息等系列短视频,涵盖政务、安全、应急、交通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五是“影视渔屿”,整合历年来在渔屿村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积极向影视剧组推介取景,助力渔屿村“文旅+影视”发展。

为拍摄渔屿村美景,王哲随时携带无人机设备,火辣辣的太阳在她身上留下印记,她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完成拍摄。

“我本身就是学传媒的,有点基础,便向朋友借来无人机设备,拍摄记录乡村美景,用镜头提升渔屿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王哲说。

“小王自信活泼,拍摄制作的视频非常棒。她做的这一切,为我们小渔村聚集了人气。”颜海英这样评价道。

从“找群众”到“群众找”成就人生

“小王刚来渔屿村时,我们都很高兴有一位博士来村里。”颜海英告诉记者,最初担心她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交流也不顺畅,工作难度会很大。没想到她通过自身努力很快融入大家,并组建“小渔人”志愿服务队。

现在,王哲经常被村民们邀请到家里喝茶、唠嗑,就如同朋友一般。

“王哲不仅做事积极,而且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每当遇到困难,我也会找她帮忙解决。”在渔屿村经营民宿的何裕文说,她为村里做了不少宣传工作,提高了渔屿村知名度。“我也加入了她组建的志愿服务队,希望能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的驻村时间还有一年,能做的事还有很多。”王哲说,她将继续扎根这里,更深入了解村情和民情,不断探寻渔屿村在互联网的发展赛道。

“‘立足传媒’是我的专业所长,也是社交媒体时代赋予渔屿村的重要机遇。我会继续讲好新时代的渔屿村故事,让‘平潭渔屿村’的文旅品牌唱响全网。”王哲说。

(记者 林海艳 李序拓 徐锡思/文 林君斌/摄)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