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两名孩童在平潭走失,合肥游客耐心陪伴送其回家
2024-08-05 10:18:10  来源:合肥在线  责任编辑:季亚军  

36岁的童珍用几份备忘录,来存放自己的在福建平潭旅游的回忆。7月30日中午,童珍和家人在路上遇到了两名走失的小孩,用温和的言语“敲开”心中的戒备后,童珍在分享食物之余,也陪伴着他们直至警方到来。

旅行途中偶遇“走失孩童”

童珍今年36岁,老家在宣城。前几年,随爱人来到合肥定居。趁着暑期,7月28日晚,童珍一家三口坐上了前往福建平潭的列车。

7月30日11点左右,童珍一家人正驱车赶往景点游玩,途径一处景点附近时,童珍透过车窗看到了两名在路旁行走的孩童,一男一女。童珍看到妹妹哭喊着追赶前方的哥哥,而附近十米内也没有看到孩子家长。童珍连忙叫停了车辆。

童珍(左)一家三口在福建平潭游玩时的照片。

“小朋友,你们怎么自己在这里啊?”为了减少帮助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在爱人的提示下,童珍拿起了手机进行全过程记录。在童珍的呼喊下,两名小孩并没有停下的意思。没穿上衣的小男孩紧紧拉住小女孩的手,小步快跑。

中午的太阳正烈,炽热的阳光晒得小女孩的皮肤通红,而他们一侧,又是乱石横生的水沟。“别担心,阿姨不是坏人。”一句一踱步,童珍尝试着慢慢靠近两个孩子。“我们不跑了,好不好。”经过耐心的劝说,虽然两人还是背向童珍,但她也终于和两名小孩实现了“一臂距离”的沟通。

童珍并没有了解到小孩父母的联系方式、姓名和居住地。无奈之下,童珍只好先转身从车里拿出食物与饮用水,和两名小孩一同找了一处阴凉处休息。

报警求助,热心行为“走红”网络

由于无法联系上孩子家长,童珍只好拨打了报警电话。很快,民警们便驱车前来,而他们也带来了一个令童珍“惊喜”的消息,孩子父母也通过报警的方式在寻求孩子。另一种意义上的“双向奔赴”,也让两名走失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

“感谢你,帮我看住了孩子!”打开社交平台上的个人账号后,童珍发现消息栏里多出了一条“陌生的感谢”。交流下来她才得知,这是孩子的家长。

向童珍表示佩服与感谢的声音不止一个,自7月31日中午将记录的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后,傍晚时分,童珍的账号后台就涌进了一波又一波感谢。

同时,童珍也接收到了来自线下的“当面表扬”。在将孩子移交给当地民警时,童珍交流后才得知,这位民警是合肥人。“他说看到家乡人做好事,很是激动,”称赞下,童珍在异地环境里感受到了来自故土的温情。

截至目前,童珍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已经收获了1600万浏览量,但童珍对其中数据并不关心,她说她只在乎一件事,“孩子们终于平安回家了。”

暖心文字,安徽人“打卡感谢”

8月2日,童珍一家人踏上了返程的列车。童珍写下了新的一条备忘录。

在文字里,她提到景色模糊时,离开平潭的“实感”;也写到偶遇两名小孩,所产生的“无名”挂念与在乎;还说到事过之后,对善举与温暖传递的“更真实体验”。

但童珍说,令她印象最深以及回味无穷的,是一句简单的“阿姨再见”,那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帮助的力量与反馈。“虽然我们可能只是命运里的简单交织,但我仍希望他们拥有美好的童年和光明的未来。”

字句动情处,也打动了许多看到文字的“安徽人”。“我是滁州的的,向你表示感谢”“坐标桐城,给人美心善的小姐姐比个心”“家在合肥,在这边也感受到了其中的爱,为好人点赞。”成百上千句来自家乡人的感谢,让童珍收获了更多温暖与感动。

(王书浒)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