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师生探索地理课 开展野外实践教学
2024-04-09 15:30:56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近日,福建师大平潭附中的地理组教师叶先流、冯月銮、曹志宏,带着12名对地理学科充满热情的高二年级学生,踏上了一段特别的地理课学习之旅。

此次,他们将传统的地理课堂搬到了平潭大福村的海边,以东垄澳沙滩为天然的“教科书”,共同学习探究自然地理的海岸地貌,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

行走的研学课堂 探究海岸地貌秘密

“你看,这个海滩岩中有一层贝壳堆积量比较多。”地理教师冯月銮指着岩石层说,她的发现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和讨论。学生们从气候、海浪堆积等角度,反推这片海域的海岸线可能发生的变迁,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课热烈展开。

冯月銮告诉记者,结合近年来地理学科的高考趋势,她发现地理学科高考的最后一道题往往是较为开放的地貌探究性考题,而这些情境大多来源于生活。

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地理组教师们决定每学期大约开展6次野外实践活动,这对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兴趣以及提高地理组教师教研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活动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考察表对大福村的地貌特征展开细致研究。他们边观察边记录,对岩石的纹理、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经过两个小时的实践研究,学生们对平潭的地貌特征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作为“地理迷”的高二年(1)班学生林志成,在调研过程中全程用相机记录下了课堂的每个精彩瞬间。“今天所学的海岸地貌就是相对抽象的地理学科知识,这次大福村之行,我直观地感受到了海岸地貌的魅力,也让我对大学报考地理相关学科专业有了更强烈的意愿。”林志成说。

探寻地理教育“基地”窥见海岛独特风貌

以“野外考察”的方式打开学生课堂,在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已不是头一回。1月,地理组教师们就带着高一年级学生走进平潭南寨山,开设了一堂乡土地理研学实践校本课。

几个月的课堂创新尝试,福建师大平潭附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师生们踏足了平潭大福村、平潭南寨山等地,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丰富人文历史的平潭成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基地”。

“本次自然地理研学实践校本课的场地,是我们无意中在平潭奇岩怪石的微信公众号中看到的。”冯月銮说,为了给学生提供极佳的地理学习场所,地理组教师们先行到此处踩点、考察。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他们事先查询文献、咨询专家,弄清了考察主题的学科知识,并与学生进行理论探究,制定了详细的学案,为野外研学实践活动做好知识铺垫。

在冯月銮看来,野外研学实践活动相较于传统课堂更为真实且复杂,能够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十分考验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地理知识面。因此,每次活动前,她都会与同事们进行深入的教研讨论,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正因如此,使得学生们还未到大福村,就对此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的地理课很有趣,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地理知识。”高二年(2)班学生王梓说,研学实践结束后,她计划和同组同学一起撰写野外考察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野外研学活动后,师生们都会对报告进行自评和互评,以便为下一次考察活动积累经验。

记者在翻阅上学期下半段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的野外考察报告时,注意到高一年(2)班学生陈越贤的记录。这份报告围绕“土壤”“植物”“石头”三大方面,写出自己参与野外活动的感受。“将课本上知识通过实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让我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感受其中的奥妙。”陈越贤说。

在一次次野外活动中,冯月銮明显察觉到学生们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变化。这一变化,也让她产生了拓展学生影响面的想法。“目前,我们还在初步尝试阶段,后续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更多的学生走进自然、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同时注重将地理教育与家乡的风土人情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冯月銮说。

特写

平潭乡土情境助力地理教学:学生从解题到自主命题的转变

在2023年高考的一轮复习中,福建师大平潭附中的地理组教师们把教学活动的目光放在高三年级学生上,开展“从解题到命题:高中生自主命题实践与评价——以‘翻身水渠’地理试题设计为例”教学研究。

“翻身水渠”位于平潭湖南村,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较为陌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们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深入了解“翻身水渠”的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尽管如此,学生们在真正依据“翻身水渠”的真实情境设计具体的地理问题时,却遇到了难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缺乏明确的指向性,难以达到高考命题的要求。我们就向学生展示了近年高考试题的设问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考命题的规范与技巧。”冯月銮说。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他们将原先的问题“为何修水渠”修改为“分析湖南村修建翻身水渠的自然原因”,并将“平潭岛年均降水量多,但农业灌溉却成为一大难题”作为问题的背景信息,使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深度。

高三年(2)班学生郭振北说:“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审题、解题能力,深入地了解了高考命题的特征和要求,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对于这项研究,冯月銮表示,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用结合。所以他们以乡土情境“翻身水渠”为例,让学生从命题人的视角出发,依据真实情境设计具体问题,调动地理知识,开展调查论证,完成试题设计。“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命题的过程,提高创新思维与解题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冯月銮说。

(记者 冯荣)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