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眼下正值秋冬种马铃薯收获时期,13日下午,君山片区大坪村马铃薯种植田里,工人们忙着采挖马铃薯并分拣、装袋,现场一派喜获丰收的景象。“我们从8日就开始采收,现在已经收了四五十亩地,预计今年收成比去年还要好。”平潭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和好表示,马铃薯采收将一直持续到5月,采收完的土地休耕后将用于种植花生和甘薯。 在种植田里,除了忙碌的工人,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也在随机选择地块,开展马铃薯测产工作。据了解,今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43亩。“测产结果显示马铃薯亩产量为3114公斤,同去年相比增长了21.47%,这为我们准确掌握马铃薯生产形势、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综合配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游雪芸说。 马铃薯的增产增收,离不开技术指导的“保驾护航”,也得益于实验区出台的种粮补助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补助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自2019年起,实验区对种植马铃薯相对集中连片3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给予200元补助。此外,实验区农业部门还实施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项目,对购买使用正品商品有机肥的农户进行补贴,改善耕地肥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种了1000多亩马铃薯,种粮补助和商品有机肥补贴减轻了成本压力,这几年马铃薯种植效益也越来越好。”平潭金辉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辉说。 记者注意到,在尚未收获的马铃薯种植田里,立着一排排微喷灌工程,用于农田灌溉。平潭是一个海岛,水资源较为匮乏,实验区便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用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安全托底。截至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3.3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面积1.2万亩,基本覆盖了全区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企业。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不仅防旱抗旱,在冬季还能预防霜冻,保障马铃薯健康越冬生长。现在我们不仅要指导农户做好马铃薯收获,还要提前部署春播和夏播生产工作,为秋粮甘薯的种植做准备。”实验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处负责人蔡宗信介绍,目前,实验区农资储备充足,各类化肥齐全,种苗也已预定到位,全区春耕生产正有序推进中。(记者 林伊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