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8日报道(高岚英/文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张哲昊 /整理) “我们相信,武汉的春天不再遥远。” “忘记了脸上的压痕,忘记了鼻尖流下的汗水。” “此刻,只想说,武汉——我们要彼此相爱!” ……这是平潭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高岚英所写的“战地日记”。 己亥庚子之交,“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蔓延全国各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牵动人心。近日,高岚英随团直飞武汉踏上抗疫征程,在东西湖方舱医院开展医护工作。 高岚英是一名“90后”护士,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ICU 病房工作。得知医院正在召集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消息,她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 在武汉落脚后,高岚英一行人便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百忙之中,她特意写下日记,记录与疫情战斗的点滴故事。在传回的日记中,涌现着不少感人的瞬间。 今日,记者特此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2.4 我们出发了,带上平潭人民的祝福,带上我们坚定援鄂的信念,带上各样的叮咛嘱咐,一支有爱的队伍出发了。 在飞机上到处可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标语,这也是我们同行人每个人的心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我们来了。 飞机上发了心愿卡,我们都写了自己的小秘密,但我们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早日打赢这场战役,早日平安归队。 在我们这一行人中,多数是90后,网络上有很多90后标签,然而今天的这些90后,她们的标签是勇敢,是担当,是巾帼不让须眉。不知今天的武汉,在注入这股新鲜的血液后,春天还会远吗? 2.5 来武汉的第二天,昨晚匆匆整理后休息,大家都起了个大早。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岗前培训和整理内务。 5日晚上,我们在宿舍练习使用防护服,艳芳说她的头发太长太多,不好盘起,想剪掉。如鑫小姐姐有经验,从对门宿舍借工具帮忙剪发。 平潭中医院的护士林艳芳,94年的妹子,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将一头秀发剪到披肩,忍痛割爱。为她剪发的是协和医院平潭分院的郑如鑫,而剪刀,是向对门福州的朋友借的。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在武汉,你不再是个个体,不是有标签的某某某。不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共同为这座暂时陷入困境的城市,尽我们绵薄的力量! 2.6 今天也是安排满档的一天,早上和下午各有一场感控专家培训。每一场培训,队长王小芳都是聚精会神坐在队伍的前端,用手机录下整场培训给坐后排的队员看。她知道这支年轻的队伍,需要不断不断的再加把劲,除此之外,她还给我们分享她的笔记,开小会总是不断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注意休息等。 今天我们得知分配到方舱医院看护病人,病人性质是已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下午即有两名队友上岗,郑如鑫和陈云娟。为了方便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队员认识,也为了互相更好合作,我们在出发前在外衣写上自己的名字,如鑫说要给她画颗小星星,幸运星,幸运的女孩! 2.7 东西湖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了。我们队的陈云娟和郑如鑫是第一队进舱队员。方舱的图片网上可以找到很多,防护用品的穿脱、使用我们也是练了一次又一次,但仍是纸上谈兵终觉浅,我们来的意义不是在武汉这座城市,而是在病人身边,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困难,用南方人一颗温暖的心来捂热武汉人民在疫情中的灼灼焦心。 2.11 阴 武汉此行,收到衣食住行上的关爱,使我们这支队伍在前线有保障,有力量。每天的爱心便当,爱心水果,爱心牛奶不说,有武汉市民,知道我们来了,连夜自己买好几箱牛奶,送到酒店,不留下姓名。还有人听说,我们出发准备太仓促,没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她们就发动捐赠,给我们买保暖的大衣,这样的事每天每天都在上演。武汉的热情,此刻,只想说,武汉——我们要彼此相爱! 今天在舱内,听到我的搭档说,我们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个词对我来说,很有感触。患难见真情,有的人说中国人就是这样,没事时互相嫌弃,有事时抱成一团。是的我们要抱团,筑起抗疫坚固堡垒,保一方人民一方水土,保家国平安! 2.12 阴天 经过这几天的磨合期,大家陆陆续续都熟悉了方舱医院上班流程。 今天在舱内,有个病人体温37℃,中年人,他非常担心和焦急,用水银温度计和自备的口腔温度计不断自测体温。我们劝说他放松心情,多喝热水,先休息,再观察。他还是很紧张,睡不着就坐在活动中心的椅子上,和我们聊起来,聊他是如何得病,妻子如何被交叉感染也生病等等,他看了太多网络上的负面新闻,今晚的体温让他很不安,那样焦灼的心态我们真的不能感同深受。在往日恐慌和无助的武汉城市氛围里,他的心再也经不起丝毫刺激。 这样的他是很多很多患难中人的缩影。在方舱里的病人,虽然病症轻,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所以,相继我们会发起做广播体操,广场舞等轻度活动项目,带给他们信心与力量。 2.15 雨中带雪 昨晚值了个下夜,出门的时候在下大雨,降温,觉得异常寒冷。 方舱内的人们几乎都睡了,有个特殊交班,一小伙子白天听说父亲在医院病逝消息,情绪低靡。交班时,他的床位用床单罩起,不知道是吃了安定睡着了,还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伤心。不能见老父亲最后一眼会不会是余生的遗憾,可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没有什么事发生会觉得稀奇了,遗憾只能去面对,恐惧只能去战胜。 抢救室里躺着一个病人,独自一人。吸氧,发热,晚上体温最高39℃,问他有没有哪里难受?他说没有。很容易睡着,一脸轻松的样子,就像平常得感冒一样。因为不放心,我给他一个小时测一次生命征,心里却在想这样做会不会反而打扰他休息。然而,大叔情绪很稳定,不会因为反复睡着、吵醒、睡着、吵醒而出现反感情绪。我去他原来的床单位上拿了水壶,给他装了热水,让他多喝几杯,他也很爽快的配合。渐渐的早上六点体温就降到正常。看多了害怕战兢的病人,油然对这位大叔沉稳勇敢感到钦佩。 2.16 晴 凌晨5点集合出发去方舱,因为昨天的雨雪,气温一再低下,我们这些从南方来的孩子估计没有这般低温体验。 今日舱内患者情绪明显有点激昂,最近逐步在开始检查核酸和CT检查,昨天已有出院17名患者,所以,大家都心急检查,心急出院。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我们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多的智慧言语去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今天发餐时,注意到有个病人主动过来帮忙,他说他活动比较方便,可以帮我们。很感动。我们对病人最大的期待是配合,是理解,我们不需要歌颂,不需要留名。 为什么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当你拥有别人所缺乏的,你的给予更会有价值。我们拥有健康,拥有专业护理能力,当我们带给病人足够的关怀和温暖,收获的是病人的理解和赞赏,那就是莫大的回馈。今天有位阿姨问我来这里父母同不同意。我的父母,他们是平凡的百姓,不同意是必然的,但我相信他们可以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在家里,疫情牵动人心,在这里,做点什么反而心里更安心。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萨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常常是医学生的誓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