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共同家园 > 正文
台胞兄妹平潭寻根:一本族谱牵两岸 跨越卅载终圆梦
2025-10-21 11:32:00 陈梦菲 丁云 俞婷婷 何秀英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10月17日下午,平潭吴氏宗亲联谊会会议厅内,一本泛黄的族谱静静置于桌上。台胞吴运轩(原名吴爱保)、吴爱民、吴素芬兄妹凝视着族谱上“吴礼寿”的名字,眼眶微微泛红——这本1995年由父亲吴礼寿从平潭带回马祖的族谱,历经三十载岁月沉淀,终于牵引着他们跨越海峡,回到祖辈生活过的这片土地。

一本族谱藏深情

无尽牵挂系乡愁

“父亲总说自己是平潭人,却从未细聊过回乡的事。”八妹吴素芬回忆道,父亲生前在台湾生活,性格内敛,沉默寡言,1995年回平潭探亲时,他悄悄带回一本族谱。这本记载着吴氏第20世先祖血脉的族谱,在家中沉寂了多年。直至2020年父亲去世后,子女们在整理遗物时才重新发现它。

“父亲把族谱藏在家中的书柜里,生病时才翻出来看看。”三哥吴爱民接过话头,“父亲去世后,我们才发现族谱里详细记录着吴氏子孙的名字,包括我们这些在马祖出生的孩子。”

泛黄的纸页上,“爱保、爱国、爱民、爱强”等名字工整排列,每个人的生日、辈分都清晰可见。“大哥原名吴爱保,以前我们一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给大哥改名。这次来比对族谱才知道,原来父亲早在1986年左右就回平潭寻根,在1995年再次回到平潭,并带回了这本族谱,不久后便将大哥改名为吴运轩。”吴素芬回忆道。

“父亲并没有说明改名字的缘由,直到我翻到吴氏总谱里面的世系用字,才发现‘运’字是世次用字。”吴素芬轻轻抚摸着族谱影印件,声音有些哽咽:“可见父亲坚定地认为,血脉一直延续着,我们是平潭吴氏的后人!”

两岸宗亲齐接力

跨越海峡续亲情

父亲的离世让兄妹几人时常陷入思念之中,对父亲来平潭寻根的故事也愈发好奇,尤其是那本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族谱。

“怀着这样的情感,我去年向兄弟姐妹们提出前往平潭寻找祖籍地的想法,并通过托人问询等方式逐步推进。”吴运轩说。

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副教授王志文的热心帮助下,以及实验区台工部的积极协助下,一封跨越海峡的寻亲函送到了平潭吴氏宗亲联谊会。

“尽管我们之间隔着海峡,但我们同根同源,血脉亲情是无法隔断的。我们就像在迎接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满心期待着他们的到来。”平潭吴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吴长明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家族中的长者们仔细核对族谱信息,还特意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工作。

10月17日,两岸宗亲现场逐页仔细比对族谱。经过认真核对,最终确认吴礼寿一支属于上鹤厝自然村分支。现场掌声阵阵,跨越海峡的亲情在此刻联结。

“父亲生前总是念叨着‘根在平潭’,今天我们终于真切地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吴运轩捧着宗亲赠送的《平潭吴氏总谱》感慨万千。“未来,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将族谱中缺失的那一部分资料补充完整、修正准确。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互相往来,让我们在这里找到落地生根的归属感。”

寻根祭祖承文脉

血脉之情代代传

10月18日上午,阳光轻柔地洒在位于国彩村的吴氏宗祠里,吴氏兄妹在此郑重完成祭祖仪式后,便踏上了前往上鹤厝自然村的旅程。

沿着蜿蜒的村道缓缓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在吴氏第24世孙吴秋光家中,上鹤厝自然村的族人们围在吴氏兄妹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家族的过往。

“在我十几岁时,我就听奶奶说过,家族里有户人家去了马祖,也听说曾叔祖父吴礼寿回来寻亲的事,奶奶说当时他们还一起合影,没想到今天见到了曾叔祖父的后辈,很开心。”吴氏第25世孙吴传宁微眯着眼,缓缓讲述着过往的点滴故事。吴素芬静静地聆听着,眼神中满是感动。

吴素芬透露,此次不仅将完整的族谱带回了故乡,更怀揣着一个心愿——收集父亲回平潭寻根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从哪里来,我们就会像没有根的兰花一样,漂泊无依。”吴素芬神情认真,目光中满是坚定,“这次来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我都要讲给孙辈听,让这份血脉之情代代相传。”

临别之际,两岸宗亲依依不舍。在上鹤厝自然村吴秋光家门口,大家拍下了珍贵的合影。“寻根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吴爱民说,“希望未来两岸吴氏宗亲能常来常往,让年轻人也感受到这份血脉相连的温暖与情谊。”

阳光下,上鹤厝自然村的古树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这个跨越三十年的团圆故事。一本族谱,两行热泪,三代人的牵挂,终在此刻化作血脉同源的深情拥抱。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