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岚岛旅游 > 正文
品牌赛事点燃平潭文旅产业新引擎
2025-10-21 11:31:23 林彤欣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十四五”期间,平潭以体育赛事为引擎,打造品牌赛事活力岛,累计举办各类赛事250余场,带动经济效益超15亿元。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营+资本参与”模式,平潭不仅实现赛事经济的倍增效应,还推动体育产业从单一办赛向全产业链拓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新动能。

赛事引擎驱动产业跨越

18日至19日,2025海峡两岸(平潭)卡丁车锦标赛在平潭举办,吸引了众多两岸优秀车手同场竞技。近年来,平潭积极打造品牌赛事活力岛,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促进两岸交流。本次卡丁车锦标赛作为两岸文体交流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在文体领域的互动合作。

2025海峡两岸(平潭)卡丁车锦标赛的成功举办,是平潭“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过去五年,平潭以赛车、风筝冲浪、棒垒球、沙滩运动等特色项目为导向,精心打造沙滩运动会、帆船运动周、棒垒运动季、风筝冲浪节、赛车嘉年华五大主题赛事,构建起国际赛事高端化、区域赛事特色化、群众赛事普及化的赛事矩阵。亚洲棒球锦标赛、世界沙滩手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的成功落地,助力平潭连续7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并获授“亚洲垒球竞赛训练基地”等称号,品牌赛事活力岛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赛事经济的繁荣,得益于运营模式的创新。平潭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营+资本参与”的办赛模式,培育本土体育市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主导赛事的招商、运营与商业开发。政府角色转向优化服务与保障,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平潭将依托现有赛事资源,继续深耕棒垒球、沙滩水上运动、赛车等特色项目,积极对接世界棒垒球联合会、国际汽联等国际权威体育组织,引进和培育更多国际高端赛事。在确保办好2027年U18棒球世界杯等赛事的基础上,力争引入F2方程式锦标赛、风筝冲浪世锦赛等顶级赛事,实现从亚洲顶级到世界顶级的赛事能级新突破。”实验区旅文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刘伯龙介绍道。

创新融合擘画发展新篇

在提升赛事能级的同时,平潭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以“对台融合+滨海特色”双轮驱动模式,深化两岸体育交流合作。数据显示,平潭开展“麒麟杯”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冠军赛、两岸风筝冲浪联谊赛、沙滩运动交流营等品牌活动70余场,累计吸引超5000名台湾同胞参与,台湾棒球青少年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融合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我们还联合制作两岸棒球综艺《超棒的我们》,在芒果TV上线播出,覆盖两岸受众超千万。目前有7名台湾棒垒球教练在岚执教,8名高学历台湾人才到体育部门工作,全区各类来自台湾的体育人才达30余人。”实验区旅文局体育处处长薛理敏说。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平潭通过创新实践,形成了两大特色发展经验:一是建立“政府服务+市场主导”的办赛机制,政府专注于统筹协调与安全保障,市场化运营则依托国企推进,成效显著。例如,国际赛车嘉年华通过企业化运作,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同比增长40%。二是践行“体育+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巧妙地将滨海风光与海岛文化融入体育场景。例如,平潭国际自行车赛将北部生态廊道、风车田、历史村落串联成特色骑行线路。

竞技体育领域,平潭同样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四五”期间,平潭少体校获评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培养了众多优秀运动员。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平潭旅游形象代言人陈静乐在杭州亚运会帆船女子水翼风筝板项目中勇夺金牌,实现了平潭运动员在亚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平潭已绘就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蓝图。面向“十五五”,平潭将加快推进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现有场馆功能,全面提升国际赛事的承接能力。按照分层打造、四季运营、品牌引领的发展思路,全区将继续深化特色体育项目,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推动体育产业从单一办赛向“IP运营+产业联动”的战略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从赛事举办地向“产业集聚地+消费目的地”的跨越式发展,稳步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