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当天上午,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医疗团队在老院区病房综合大楼一楼组织开展义诊活动,通过免费健康检测、面对面咨询、心理健康科普等形式,将专业心理服务送到群众手中。 活动现场,医护团队为市民免费量血压、血糖,并重点围绕睡眠障碍、情绪调节、压力疏导等常见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出现心理困扰时应主动求助”的理念,破除“心理问题就是‘病’”的认知误区。 “从临床来看,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心理困扰呈现明显差异,需针对性关注。”实验区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魏文灿介绍,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困扰多集中在学习压力、亲子关系及情绪管理层面,容易出现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情况,甚至出现早期抑郁情绪;青年和中年人则受工作负荷、家庭责任等多重压力影响,焦虑、抑郁、失眠、职业倦怠等问题高发;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退休后角色转变适应困难,易产生孤独感,部分还会因担心记忆力减退或患躯体疾病而引发焦虑、抑郁情绪。 针对如何做好日常情绪管理,实验区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洪给出建议。首先要区分“情绪”与“障碍”,日常因具体事件引发的焦虑、抑郁感受,多为正常情绪反应。她说:“若出现不良情绪,可尝试四种调节方法,一是‘426呼吸法’,即吸气4秒、屏气2秒、呼气6秒,反复10遍左右;二是‘54321技术’,出现焦虑时,关注5种视觉事物、触摸4样物体、倾听3种声音、闻2种气味、品尝1种味道;三是‘温度刺激法’,个体感到焦虑时,可以摸冰的物体转移注意力;四是‘心理八段锦’,通过呼、闻、说、意、动、写、摸、喊八个动作调节状态。” 陈洪特别提醒,若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或出现不良状态,建议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科学干预。 现场,还有来自实验区医院的骨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十余个科室的医生为市民提供多学科专家义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