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选调生俞梦琦:一线走访解民情 用心服务促振兴
2025-10-13 09:55:59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金秋时节,平潭苏平片区凤美村,168亩台湾金针花田如金色波浪般铺展,映照着选调生俞梦琦驻村两年的丰硕成果。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闲置地。如今,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各品种金针花茁壮生长,加工厂建设有序推进,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正加速形成,带动村财增收的同时,还促进村民在地就业。“这不仅是产业的落地,更是新希望的播种。”站在花田边,俞梦琦感慨万千。

破局:

从初来者到活力源

2023年7月,俞梦琦初到凤美村,便带着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在家长里短中倾听村民心声,于田埂间摸排乡村实情。“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平平无奇’的村庄。村道虽然干净,但难觅青壮年的身影,孩童也寥寥无几,寂静是村庄的常态。”俞梦琦说,她还记得当时询问老人为什么不出门走动聊天,老人们说:天天都是这几个老人,也没什么新鲜事可聊。

靠着“脚底板工作法”,俞梦琦绘制出村庄的“资源画像”:沉睡的社会资源、连片的良田、有力的联合党委支撑——这些要素最终成为她“文化活村、融合兴村、产业强村”工作理念的基石。

“2023年10月,村里引进台湾金针花项目时,她刚到村里不久,就承担起协助处理数据工作,租地款数据涉及300多户村民,她就和大家一起加班核对。”凤美村村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云回忆道。

驻村期间,俞梦琦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在田埂间留下无数奔走的脚印,最终让荒芜土地蝶变为乡村振兴的“引擎”。在壳丘头联合党委支持下,她带领团队半年就完成了300余户村民的土地流转工作,成功引入台资企业开展金针花规模化种植。

聚力:

从做活动到建队伍

针对村里留守老人、儿童的精神需求,俞梦琦精心策划了29场活动:新春游园会、重阳节义诊义剪暖心服务、暑期夏令营……累计服务超过1500人次。

“每一次活动的成功,都是村干部、村民、志愿者心与心的靠近。在活动热闹的氛围中,乡村的‘精气神’被一点点唤醒和培树起来。”俞梦琦说。

俞梦琦深知,个体的力量终有穷时,唯有建立机制方能长效。她系统整合村级党组织、两岸力量及社会资源,创新打造了“暖霞工作室”多元共治平台,构建起“1+3+N”服务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拓展出“帮帮亲”“乐融融”“团团转”三大服务板块。如今,这个平台已成为资源枢纽,链接起更多的爱心企业、技术专家和志愿者,将“一次性”的爱心帮扶转化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关怀。

“小俞带来的不只是一时的热闹,更是让老幼有依靠、乡邻有温度的好机制。”村民林庆财说。如今,5支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在村里,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蜕变:

从外来客到自家人

近日,记者跟随俞梦琦走在凤美村的村道上,村民们老远就打招呼。驻村两年,这位选调生早已融入村庄。谁家新添了人口,哪户的土狗会追着人跑,连雨后哪条路最易打滑,她都如数家珍。

从刚入村时的“外来客”,到现在村民口中的“自家人”,俞梦琦完成了从书本到大地、从个人成长到守护家国情怀的蜕变。她带领村民将荒坡改造成花海,用直播带货打开金针花销路,把组织的信任与培养化作乡村振兴的“果实”。

如今,凤美村的振兴故事正随着金针花香飘向远方。而俞梦琦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叩开振兴之门的经历,也正成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生动注脚。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