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落地平潭
2025-03-06 10:53: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季亚军  

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平潭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3月4日正式挂牌。

东南网3月5日讯(记者 冯川叶)记者从福建省观鸟协会获悉,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平潭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3月4日正式挂牌。

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鸣介绍,平潭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自2024年7月30日签约成立半年多来,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了保护地巡护、鸟类调查等系列活动,已获得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内的多家机构的支持。

位于竹屿口的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原为潭城港的入海口,1962年竹屿口围垦工程告成后,这里逐渐成为一片极具开发潜力的滨海滩涂。作为平潭重要的生态湿地,竹屿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以及众多野生水鸟的重要越冬地,极具保护价值。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万元至200万元,将利用区域内约200亩的湿地、养殖鱼塘等资源,积极嫁接台湾在物种保育、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平潭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3月4日正式挂牌。

当天,在共青团福建省委、共青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委员会的支持下,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台北市野鸟学会、台湾湿地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闽台青年基于公益保护地的宣教及社区发展交流工作坊”。台北市野鸟学会总干事陈仕弘以“湿地自然教育多元运营模式——以台北关渡自然公园为例”为题,分享了台湾自然公园的成功经验。台湾湿地学会秘书王思翰则以“携手守护:台湾环境保护志愿者与栖地营造经验”为主题,从全台保护区类型及分布的宏观视角出发,分析了台湾在栖地营造、栖地毁灭防治及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两位台湾专家的主题分享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保护地建设的全新思路,引发现场热烈讨论,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活动中,20位来自高校、团委及社会组织的闽台青年公益机构负责人和学者,还首次在新设立的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宣教室,共话公益保护地建设与发展。据了解,该宣教室的设立标志着保护地在环境教育、社区参与和生态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闽台青年在公益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新平台。该宣教室将为保护地提供专门的教育与传播平台,并以举办讲座、培训、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自然保护知识,增强社区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罗一鸣表示,他们正携手台北市野鸟学会,共同实施鸟类保育、设立监测站、清理海漂垃圾等一系列举措。未来,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项目将联合厦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保护研究,并与平潭乡贤共同开发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项目,为保护地及其所在乡村的发展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本文由省观鸟协会供图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