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届IM两岸青年影展中,一阵怀旧电影的“海风”吹拂荧幕,斩获“从平潭出发·72小时极拍”一等奖,它就是由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团队拍摄的纪录片《海风再起时》。 影片聚焦从业56年的电影放映员吴正梅的一生,以海丰俱乐部这栋平潭本土建筑为线索,串联起吴正梅和年轻一代电影爱好者的故事,重新点亮了那座承载着一代人光影记忆的老影院和大众对电影的记忆。 从海风汲取灵感 突破极拍难关 10日清晨4点多,团队成员前往海边准备拍摄日出。“那时的海风出乎意料的猛烈,海面掀起了巨浪,几乎要把设备吹翻。风大到连人站稳都有些困难,感觉摄影机和三脚架在风中晃动。”既是导演也是摄影师的温予晗一边紧紧抓住设备,一边调整角度,努力捕捉到海平面上的第一缕曙光。 “海边的风实在太大了,把我们每个人都吹得凌乱不堪。”负责文案写作的罗蒙怡回忆说,“就在那个时候,我们意识到,海风本身就是一段故事,一种象征,它和我们想讲的故事产生了共鸣。” 正是这股凛冽的海风,成了影片创意的源泉。团队决定以“风”为隐喻,将海丰俱乐部的历史与电影的魅力通过风的意象串联起来。“风会停下来,但是也会再度吹起,这就像电影文化在平潭的延续。”带队老师宁蔚然说,“海风”这个词不仅让生活在海风中的平潭人倍感亲切,还与电影院“海丰”巧妙同音,为故事增添了一层隐喻。 然而,创作过程中的困难远不止风的干扰。在这场72小时的限时挑战中,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影片主角吴正梅因为还要配合其他团队的拍摄任务,时间非常有限。团队成员必须精确地安排每一个拍摄细节,抓住每一个吴正梅空闲的瞬间进行拍摄。 “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但是由于极拍活动的特殊性,在具体制作的环节不得不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如果要把大家做的职务都标完整,可能字幕还能多滚动一分钟。”宁蔚然说,这不仅是一次创作上的挑战,更是一场充满乐趣的与自我的较量。清晨那阵猛烈的海风,正伴随着他们的脚步,吹向影片的每一个角落。 旧片重映重现老电影院魅力 正如影片旁白里说的那样:“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瘠的时代,海丰电影院就是一座苏澳的精神粮仓,每天晚上,大家都欢聚于此,获得精神丰收的喜悦。” 海丰俱乐部作为苏澳镇第一所室内电影院,承载了几代平潭人的电影记忆,既是怀旧情感的承载者,也是平潭电影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海丰俱乐部不仅仅是一个放映场所,更是平潭人与电影结缘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再次重现老电影院的魅力。”温予晗说。 吴正梅作为这家电影院的放映员,见证了上世纪平潭电影文化的繁荣和衰落。影片的一个重要情感节点是吴正梅老师重返影院,坐在空荡荡的影院里,观看他人生中第一部电影《南征北战》的场景。“吴正梅进入影厅后久久没有说话,就是静静地注视着荧幕时,那一刻我们都很动容。”温予晗说。 “纵然当年999个座位爆满,人山人海的盛景已不复存在,可往昔的欢声笑语,仍时常从吴老记忆的深处回响。他仍然舍不得离开这个行业,也舍不得离开海丰电影院。”罗蒙怡说,这种简单却深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跨越时间的情感共鸣,这个场景不仅是吴正梅个人记忆的回溯,更是平潭一代电影人对共同观影时光的怀念。 宁蔚然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看到,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电影的魅力始终不减,人与人会被再次连接到一起。”就像影片开头叙述的那样,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它浓缩了时间却延展了空间。不同的空间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但都承载着人们最朴素的情感和发自心底的爱。 温予晗也补充道:“虽然海丰俱乐部不再热闹,但新一代电影人和观众会继续怀抱对电影的热爱,让电影的魅力在平潭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 记者手记 影展里的青春与传承 虽然海丰电影院里的观众离开了,但总会有新的人怀着对电影的热爱相聚在平潭,我们永远需要一个地方去享受电影。 西南大学团队用五分钟的短片《海风再起时》带我们穿越了平潭的历史与当下,从苏澳镇的老电影院到人潮汹涌的IM两岸青年影展,从老放映员吴正梅的光影记忆到当代青年的镜头语言,短片不仅仅在叙述一个老电影院的故事,更是在描述电影文化的代际传递,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平潭电影文化的复苏之路,让电影文化在当代继续焕发活力。 IM两岸青年影展的重要性,恰恰在于为这些青年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在72小时内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将一个个平潭人的故事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不仅是对平潭丰富文化底蕴的致敬,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探索与希冀——电影不仅承载着过往的记忆,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影展的意义远不止于获奖与荣耀,而是在培养新一代电影人,用他们的视角与语言为这片土地发声。平潭的独特景观与文化底蕴,透过他们的镜头,被更多人看见、感知和传递。或许,就像阵阵海风一样,电影文化会时而停歇,但总会再次扬帆起航,带着无尽的可能性继续前行。IM两岸青年影展,正是这场航程中重要的风帆,为青年创作者们赋予了追风的力量。 (王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