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正在参观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林君斌 摄 18日,平潭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举办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以壳丘头遗址博物馆为载体,融合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可持续的文博活动。 活动开幕式上,平潭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与华侨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各方将发挥优势,开展联合申报课题、举办学术会议、讲座咨询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与高校开展合作有利于我们做好南岛语族文化国际传播,提高南岛语族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南岛语族文化传承保护。”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助理馆员吴兰平说。 随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作南岛语族文化专题讲座,深入阐述南岛语族研究背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博物馆是没有围墙的课堂,通过多维度的实践,把博物馆沉浸式的体验和过去仓储式的展陈转变为现在动态的文化枢纽。我们对古代先民的课题探索,能够让市民、学生了解我们的乡土文化、海洋文明发生和演变,促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范雪春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先民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公益文化科普体验活动吸引许多市民参加。活动通过自主参观、集章打卡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参与者在完成三个展厅的打卡后,便可兑换冰箱贴、盲盒等精美礼品。 “博物馆的展品很丰富,我对这里展示的石器、陶罐比较感兴趣,通过讲座以及打卡集章等活动,让我对南岛语族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都觉得很新颖。”学生周宇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