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共同家园 > 正文
两岸专家聚岚岛谈东岚文化
2024-05-31 15:11:29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日前,首届东岚文化大会暨闽台(平潭)海防文化高端论坛在平潭举办,两岸各界代表人士约120人齐聚一堂,聚焦海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开学术探讨,进一步了解闽台海防文化、碰撞思想火花、增进彼此交流,让两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浓。

从古至今,平潭作为海丝文化和两岸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高地,厚植南岛语族文化、海防文化、隧道文化、姓氏文化等基因,彰显了东岚文化无穷的魅力。此次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牵头,打造“东岚文化”品牌,未来拟每年举办东岚文化论坛,通过论坛带动更多台胞关注两岸文化脉络,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推动两岸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徐晓全:讲好闽台海防文化故事

在中国海防史上,平潭是一个重要的海疆地理坐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平潭自古以来就具有巩固海防、发展海运的天然优势,海防文化是平潭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标识。在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昔日防御海外强敌的前沿主阵地,今时更多是打造台湾同胞“登陆第一家园”及扩大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闽台海防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和最深沉的精神特质。新时代弘扬闽台海防文化,要融合一脉相承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等历史文化,以及各放异彩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等当代文化,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关于弘扬闽台海防文化的构想,我建议从讲好闽台海防文化故事,增进两岸情感融合;创新闽台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岸深度融合和打造闽台特色产业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等三个方面展开。以“创新闽台文化合作机制,推动两岸深度融合”为例,要整合闽台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推动海防文化与海洋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闽南文化融合,以遗址公园、体验中心、文化研究院建设为平台,实现考古、研学、教育、旅游等一体化发展,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融合;与音乐、艺术、运动等元素融合。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与改革红利叠加优势,在制度创新方面大胆试验,着力解决在文化产业合作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两岸不同制度的衔接问题。探索闽台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全面深化文化融合。解决台湾企业融入两岸文化产业园、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基地的政策问题,实现两种制度有效衔接,使台企台胞有机融入大陆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两岸合作新局面,为两岸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探索经验。加强闽台各领域合作的法治化建设,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为吸引台湾同胞融入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党校(行政学院)理论教研室高级讲师

詹立新:清代海坛水师将才辈出

平潭旧称“海坛”,素有“闽省扼要”的称誉,是历史风雨中的海疆重镇。“防守海口,捍卫海疆;缉私捕盗,靖海安民;复台戍台,班兵换防;跨海戡乱,抵御外侮;缘结两岸,共筑融合”,说的是平潭海事的沧桑艰辛路。

海坛水师的历史无疑是平潭历史上一出“重头戏”。这段雄浑大度、荡气回肠的历史,后人无法回避,犹如一块璞玉,愈打磨愈显示其夺人的光芒。

海坛在清代设镇,镇戍海疆是海坛镇水师肩负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使命。海坛水师是指明清两代驻扎于平潭海坛岛的朝廷海上军事力量。这一段历史是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与海外各国势力博弈的历史,也是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佐证。在当时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海坛水师的彰武精英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从而衍生出“时势与英雄”的生动话题。史料显示,清朝治台期间,福建总计70万青壮年赴台戍防;其中平潭籍将士达8万人之众。

目前,据相关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发现大量的海坛水师资料,其中内阁大库139份,军机处档案147份。在这些史料中,有皇帝上谕9份,其中7份是乾隆皇帝提拔水师海坛镇总兵官的“上谕”。皇帝直接任命海坛镇总兵官,足以说明清廷对平潭的重视程度。

清代海坛水师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历史遗存,如此重要的影响力,这要归功于清代“复台”和两岸“换防制度”。平潭海坛水师参加了台湾历史上的抗击侵略、反对分裂和维护台湾安定的诸多战役,并且他们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打击海寇、保家卫国的海防史上占重要地位。海坛水师人员众多、将才辈出。据初步统计,参将以上达80多位,这在中国沿海诸省中名列前茅。平潭堪称旧时中国海军之摇篮,名副其实的“将军岛”。青史留存溯履痕。在平潭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二千四班兵,不离台湾海山”“六死三留一回头”等谚语,并保存有五福庙、詹功显等水师故居和海坛水师古墓葬等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研究海防及水师文化之价值意义,包括平潭精神的锻造及再现、平潭海防及两岸联防的意义探寻、两岸融合的血脉文脉追踪和平潭文旅的内容构建。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詹豪强:“右营腔”是平潭人文“活化石”

“‘左营’‘右营’既是清代海坛镇水师的军事建制,又是平潭城关重要的村落街区地名。”詹豪强说,据《平潭县志》记载,海坛镇原为镇东卫,后改称援剿镇,设中、左、右3营,驻扎在福清海口镇东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移驻海坛岛。总镇署设在原周鹤芝衙署(现址为平潭旧影院)。当年“左营”“右营”水师驻军的所在处,就位于现在平潭小商品市场、水产供销公司、城关小学等一带。

我为什么会研究“右营腔”这个课题?由海坛水师戍台班兵文化形成的岚语“右营腔”,可谓平潭人文的“活化石”,见证着两岸班兵换防守土的历史故事。

我在撰写《昨日家园:管窥清末民初平潭社会》一书中曾提到,平潭“右营腔”就像“平潭夏季滋阴补品草燕那样,敞亮、爽朗”,平潭右营村老人讲的“右营腔”古岚语,“刚毅、包容、豪迈、谦和、拼搏”,如平潭家常伙食“番薯干粥糜”(岚语曰“番薯浇米”)。

相较于平潭方言流行声调而言,“右营腔”是平潭方言在平潭老城区(岚语曰“街当”)的一种特殊存在。在老平潭人眼中,能操一口地道的“右营腔”,是“街当人”特有的语言标配。“右营腔”之所以有别于流行的平潭方言,自然离不开其史地渊源。右营村地处潭城镇西南,靠近旧时潭城港。“右营”区域方言带有独特腔调与属地特征,故曰“右营腔”。研究平潭“右营腔”,能提升民俗文化品位、活化平潭区域历史文化、凸显平潭非物质文化底蕴。

清兵进驻海坛岛设军营衙署,平潭“右营村”与“后围村”分别是清水师海坛镇右营兵与左营兵的宿营地及其眷属之“眷村”。他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清末,水师海坛镇降为水师海坛协,裁撤左营,并入右营,形成了今日平潭“街当”的“右营”社区。

“右营”屯兵之后,兵民共处一域,对当地人生活方式和语言同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岚语方言的腔调稍有别于平潭大部分区域的岚语方言流行腔调,俗称“右营腔”。我认为,平潭方言“右营腔”的形成,还与水师海坛镇与闽东水师相互隶属与互动以及持续200多年的水师海坛镇戍台、澎班兵轮换防有很大的关系。

古岚语“右营腔”因此被认为是海峡西岸闽粤弧形区域班兵戍台文化“活化石”。今日,平潭人能讲古岚语“右营腔”的人很少了,现在能操地道“右营腔”的人均年岁已高,建议“平潭右营腔”早日能申报获批平潭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假若平潭闽剧以“右营腔”说唱,可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块平潭文化活化石,也能引起诸多专家学者及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兴趣与关注。此外,平潭可立项做“右营腔”的录音制作留存、“右营腔”语音标注以及“右营腔”俚语的注释等工作,推动平潭方言的传播与传承。

平潭音乐家协会主席

林爱淋:挖掘水师题材,弘扬海防文化

海坛水师题材的作品是我近年来创作“平潭故事”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重头戏。作为平潭音乐人,一直想挖掘出具有平潭历史特色的、史诗性、市井风、人情味、人民性的影视剧、音乐戏剧、戏曲作品等。

这些年,我创作不少平潭话童谣,像“鸡溜溜,鸡啄啄,鸡公去犁田,鸡母去送饭。”“真鸟仔,啄菠菠,三岁伲仔会唱歌。不是我奶教我唱,是我腹佬敢敢好。”平潭话童谣以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传已久俚语,通过谱曲后,孩子唱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流传开来。《排排坐》《鸡扭扭鸡啄啄》《蚱蜢撩鸡角》等多首平潭童谣情景剧排演进入非遗表演,很受群众喜爱。

将平潭童谣再创作,要抓住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民间气息,简练的俚语结合优美的旋律,讲述着关于生活、劳作、节令和婚嫁和风俗等方面的内容。2021年,平潭童谣就入选为实验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除了童谣的创作,我深度挖掘水师题材,弘扬海防文化。平潭自古是水师之乡,“一里六提督十二总兵”,“施氏一门三虎将”,“詹家七代戍台湾”,“江家五代从军旅”的历史故事,口口相传,成为平潭精神的象征。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海坛镇水师移驻平潭至1912年,海坛镇水师与台湾水师换防200多年间,六死三留一人回转,多少岚籍水师将士献身台湾,多少台湾水师将士埋骨岚岛,4000具海坛镇水师忠骨长眠平潭,其壮怀激烈、惊天地而泣鬼神,一块“万善同归”的石碑让后人永远凭吊!

如今,两岸水师后裔繁衍两岸,血浓于水。目前,平潭正在建设两岸同胞深度融合的共同家园,在创作中,挖掘水师题材,弘扬海防文化,讲好平潭故事,传播好平潭声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