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共同家园 > 正文
台湾憨匠扎根南盘 助力平潭文创
2023-05-26 15:15:35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在南平南盘村仙埕67号,“藏”着一家“台湾憨匠工坊”。走进工坊,耳边传来一阵机器打磨的响声。

这里是台湾雕刻大师王章维的创作基地。出生于台湾屏东的王章维,有着40多年的雕刻经验。如今在平潭“安家”,开启在岚以雕刻工艺为生的新生活。

近日,这家充满艺术气息的工坊,吸引了许多游客打卡,近距离感受台湾工匠技艺、聆听工匠故事。

微雕夺天工 快工也能出细活

“萱草花有忘记忧愁、感恩母爱、温馨美满的寓意,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当天,王章维仅用20秒的功夫,便在玻璃杯上创作出一朵萱草花。

“可以刻牡丹花吗?”

“能不能刻梅花?”

……

“每个图案给我20秒,我就能刻好。”

只见,王章维拿出几把普通的不锈钢小勺,这一次,他将在金属制品上进行微雕。

勺头只有方寸般大小,却成为王章维的画布。他一手紧紧捏着手柄,一边熟练地操作起小电磨。几番打磨,一朵朵微雕花卉绽放在铁勺上,惟妙惟肖,有的图案还加上了定制者的名字。

紫牡丹、绣球花风情、蝶恋花、仙侣桃园……工坊一角,有两面靠墙的展柜,摆满了他的作品。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扇解仁义”系列文创木雕扇。精巧的雕工,充满野趣和纯真的雕刻主题内容,让这间原本稍显破旧的老厝,瞬间重焕光彩。

拿起一把牡丹花主题的木雕扇细细端详,这把纯手工雕刻一体成型的手工扇,原木采自台湾玉山的五叶松。薄如纸片的扇面上,是一朵开得绚丽迷人的红牡丹。扇面上,无数个针头大小的小孔组成牡丹花的轮廓,举起扇面放在灯光下凝视,光线穿透扇面小孔,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谈起为何要创作“扇解仁义”系列文创木雕扇?王章维表示,希望能破旧立新,改变原本以塑胶、纸、布、竹制作扇子的传统做法,颠覆人们对木雕刻笨重的刻板印象,用微雕技术雕刻薄扇,创作出丰富的主题内容,展示多元化的扇子文化和价值。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王章维的创作源动力。“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雕刻创作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出发,把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融入作品中去。”王章维说。

憨匠赤子心 巧手献礼壳丘头

几个月前,在四川成都创作的王章维受平潭好友邀请,再次来岚作客。这也是他第六次来到平潭。而这次,他将“台湾憨匠工坊”带到岚岛,并打算“常驻”平潭,成立创作基地。

在平潭上攀村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里,王章维站在壳丘头遗址群,在龟山遗址保护棚内考古发掘现场,听着讲解员的认真讲述,看着陶片成片成层的文化堆积层,脑袋里嗡嗡作响,仿佛聆听到南岛语族先民的呼唤,声如洪钟,振聋发聩。

龟山遗址那一件件装饰着交叉绳纹的文物,展示着先民的智慧;考古工作者保护修护,将南岛语族的文化历史慢慢挖掘,向世人诉说深邃海洋文明……

“平潭壳丘头文化颠覆了我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认知。”王章维说,作为一名雕刻师,想把平潭的历史文化用雕刻艺术展现出来。

此行几天后,文思泉涌的王章维马上创作了一幅“南岛语族·中国心”板雕作品,赠送给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0.3厘米厚的木板上,平潭岛和台湾岛隔海相望,三名南岛语族先民正遥望台湾,指引归来的方向,而台湾岛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数千年前,南岛语族先民从这里驾舟出发,迁徙到台湾,散播到世界各地。台湾少数民族也属于南岛语族的一支。两岸一家亲,同根同源。这次,我想用这幅雕刻作品表达我的创作理念。”王章维说。

王章维曾学习庙宇大型雕刻,参与过台湾多座庙宇、牌楼和龙柱等雕刻工作,有着从事精密木雕的深厚基础。从大型雕刻品转型微雕,多年来,王章维坚持用一把小电磨,在各种材质上创作。

有一次出差,王章维把一大包的雕刻工具都弄丢了,口袋里只剩下一把小电磨,于是他就钻研起这项技法。“不被工具和材料所束缚,创作也更自由。”王章维笑着说。

王章维曾将台湾产的牛樟、桧木等材料,根据木材的外型纹路,雕塑至几公分的半透明裸雕作品,也曾在塑料杯、金属制品等工业材料上进行创作,坚持探索微雕工艺的极限,打破了许多雕刻记录。

扎根海坛岛 公益教学传技艺

“台湾憨匠工坊”的一个角落里,从台湾带来的雕刻木料、平潭海边捡拾来的漂流木等材料,堆积成山。微雕不仅是艺术活,也是费神活。创作需要精准的眼力、精巧入微的心思,还需要摒弃杂念,平心静气。

南盘村地处平潭北部,屋舍俨然,风景秀丽,为王章维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空间。

院子里,传来此起彼伏的打磨声,王章维投入忘我创作中。累了,他就走出老屋,抬头看看在那山海间耸立的南盘塔,面朝小渔村的渔港,远眺蔚蓝的大海,吹着海风,深吸一口气,放松片刻的他回屋又拿起了小电磨……

南盘村丰富海产品,给扎根乡村的王章维带来无限创作的灵感。生动有趣的文创木雕扇,是王章维以平潭海岛文化为题材创作的新作品,展现了平潭丰饶的海洋渔业资源。眼下,他还打算以平潭花生、地瓜等土特产,创作出农产品主题的文创木雕扇。

“平潭的花生和地瓜都很好吃,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题材。”王章维说,希望通过就地取材,发展新文创产业,助力南盘村文创产业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是服务于生活。早年在台湾,王章维就十分关注农民朋友。有一年在台湾屏东,他看到家乡洋葱滞销,于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成功雕出了薄如蝉翼的洋葱雕刻,备受市场欢迎,还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当时,洋葱雕刻工艺品很受欢迎,还吸引了更多人来买我们家乡的洋葱农产品。”王章维说,希望在平潭也能为农民朋友们多做点事。

“我是农民的儿子,父亲以前常跟我说,有能力时多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我一直记住这句话。”眼下,王章维文创雕刻教室已对外免费招生。招生要求很简单,年龄30岁以下,男女不限,残疾同胞优先。

一双布满岁月沧桑的手,见证了一件件精美的微雕艺术诞生,从王章维的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那种能动、那种相通的气息。这位匠人用绝巧技艺找到了自己与世界相通的途径,滋养出生活的美感与诗意。

(记者 陈澜清 欣桐 郑也)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