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实验区管委会公布《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通过全面普查、广泛征求意见及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林淑贞故居等25处建筑为实验区第三批历史建筑。 林淑贞何许人也?熟悉平潭历史文化和方志的读者,肯定能脱口而出——“平潭玉屿村清代女诗人”“海坛一代才女”。古韵中的玉屿村(现“民主村”),带着历史的厚重;岁月中的玉屿村,燃烧着革命的红色火种,蕴含闽南风情的雅致。在这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上,星光璀璨、人才辈出。林淑贞故居就坐落于此,此番探寻名人故居,一起走进岚岛历史。 一砖一瓦皆历史 进入民主村,满目青黛,村舍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呈现典型平潭古民居特色,古风扑面而来,恍如置身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 在民主村里绕绕转转好几次,绕到一条水泥铺就的村路,天刚晴,路面刚晒干,温温软软的,让人感受到大地的脉搏,内心深处对于林淑贞故居的好奇越发强烈。 一路走着,不觉到了。厝外,绿荫深深。粉艳艳的三角粉在绿色草木掩映下,探着枝丫,长得恣意而克制。我站在三角梅丛间,瞥见眼前这栋尤为惹眼的闽南风古厝。听村里的老人说,这里就是海坛一代才女林淑贞的故居。 房前埕地开阔,这是一间典型的清代平潭民居,呈现“四扇一落两护堂”的布局,砖石混合结构,一字排开,十分大气。四扇厝,是平潭最基本的民居类型。“四扇三间”,中间为厅,两边为房。厅堂的面宽一定要大于左右房的面宽,这是生活聚会的公共核心空间。 故居的镜面墙(正身墙面)与护堂大壁的裙堵下部,是一块块花岗岩组成的龟纹拼花砌,身堵也由一块块红砖平砌成。再看墙面顶部的水车堵(水车堵是指墙上靠近屋檐处的一条水平装饰带,是闽南传统民居重要的装饰部位),也被粉刷覆上一层白灰,红白相间,显得简洁而利落、严整而古朴,清秀的模样,颇具时尚风。 据村里老人介绍,以前故居破旧,这几年经过重新修缮,焕然一新。修缮后,外墙穿新装,在周围众多的古旧厝屋中,很是显眼。只是新修的水车堵,没有了平潭作家阿灿曾记录的“嵌拼有葫芦、花瓣图案”,不免可惜。 移步厝内,花岗岩石修砌的地面被打扫得十分干净,左右厢房的梁枋木构也翻修一新,有着生活的烟火气。 诗书传家文脉长 林淑贞后辈吴老先生笑脸相迎。“你好,我们是慕名而来参观。这故居里有林淑贞前辈的遗像、老物件和手稿书册吗?”记者询问。 吴老先生叹了口气,又颤巍巍地回到里房内。不一会工夫,他拿出一对木刻楹联。楹联为暗红色,一米左右长,宽近二十公分。灰尘痕迹爬满全身——下联相较上联,更显得破旧。红底褪色,露出大块的斑驳痕迹。两块楹联的底部木头都被岁月啃食,破损残缺,但印刻的黑底大字保存完整,字体端庄,笔力厚实。楹联上书:“座满毛诗兼戴礼,家传唐俗共幽风”。 据了解,这对楹联原先设在厅堂的太师壁两侧,算是老宅最核心的一对楹联。“原来老宅挂满了楹联,都没了。这对楹联以前当作土窑搁板使用,才幸存下来,这是屋里仅存的老物件。”吴老说。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线上网站中,查阅到这对楹联中的相关解释。“毛诗”就是现在流传的《诗经》,从汉代的“五经”之学,到宋代确立“十三经”,《诗经》始终位列其中。《毛诗诂训传》是传世文献中对《诗经》的最早注释。关于《毛诗诂训传》的作者,因为早期的文献记录语焉不详,故而有毛亨、毛苌两种说法。戴礼,指的是西汉戴德的《大戴礼》与戴圣的《小戴礼》,其中《小戴礼》便是现在流传的《礼记》。《诗经》和《礼记》都是儒学经典。而“唐俗”(按,风、俗同义,唐俗即唐风)与幽风是《诗经·国风》中的篇章。 阿灿曾解读这对楹联,十分欣赏,“这对联意思就是诗书传家、崇德尚礼。如果这副对联挂在别的人家,我们多止于欣赏,但放在淑贞前辈这里,则不得不说实至名归。因为透过对联题义,我们很容易想到林淑贞的家世。” 家学传承育英才 翻阅平潭民俗文化专家赖民、吴金泰老师编著的《问答平潭》一书,可见林淑贞的相关资料,以及良好的学风和家风,一个才情斐然的女诗人形象渐渐显现。 林淑贞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初八,卒于1919年八月初十,享年85岁。她并非玉屿村人,娘家在平潭平原镇朴秀村。其父林本珩在民国版《平潭县志》的《孝友传》中就有记载:“幼习举子业,学问优裕”,邑内读书人感其善行,特请学使赠“本立道生”匾额,借以树立典型。“本立道生”出自《论语·学而篇》,以表彰其君子风范。 林淑贞的母亲陈氏,是邑库生(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即秀才)陈方策次女。陈方策为海坛著名学者兼一代名师,名儒施天章便是陈方策的弟子。陈方策生平喜吟咏,“一诗出,人争诵之”。这一点,林淑贞大有外公遗风,祖孙隔代辉映,堪称文苑佳话。 林淑贞在家排行老七,族中后人称其“七姑”。身为大家闺秀,又接受父兄、母舅的家学传承,吟诗作赋,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长大后的林淑贞,由朴秀村嫁到玉屿村,其丈夫吴徽瑶,也是一名儒生,博学能诗,并开设私塾,授徒为业。因体弱多病,常由淑贞代课。夫妇育有子女二人,其子吴宝琪乃清末附生,自幼由母亲林淑贞一手调教。民国初期担任斗门区乡团团总,承担过民国版县志的分纂工作(执行编辑),是完成县志编纂的关键人物之一。吴宝琪为人忠信正直,济贫扶弱,曾获授“热心公益”旌奖匾额。 再谈谈朴秀林氏一族,绵绵不绝的后世学风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在采薇书店推出的阿灿著作《平潭石头厝》一书中记载,朴秀村因几棵大朴树而得名,自清代中叶后,朴秀村渐渐发展成平潭境内闻名的文人村,学风蔚然。清乾隆年间,林氏族人出了个能人林光国(字克家,号齐其),善于经营,家产殷实,时人称之“林百万”。林光国热心公益,倾心向学,独立捐资兴办书塾,建校舍,供食宿,聘请名师坐馆,教育族中子弟。而后,朴秀林氏一族学子云集,儒者辈出。 此外,还有乾隆年的林兆国二子林国珍、林国珠兄弟同为太学生。道光年的林钟华、林庆祺父子为双邑庠。林钟华学问渊博,著有《诗经》、《尚书》类典两部,各四卷,林庆祺则擅长诗画,尤工山水,“得者视同拱璧”。此外,光绪年林鼎新、林学初父子同榜两庠生。林国珍季子就是林淑贞的父亲林本珩。 “这些人都是淑贞前辈的族人,林淑贞的博学和才情正源于家族的品学熏陶和家学传承。”阿灿说。 三首绝句传千古 站在林淑贞故居里,怀古幽思,思绪万千。 湿气的苔藓在青砖缝隙之间无声地衍生弥漫,看着眼前这对楹联,仿佛越过滚滚的历史烽烟,一起回眸这位清代的海坛才女从远方缓缓走来。她气度从容,从那低头沉思的神态中,仿佛可以看到,正在构思酝酿《石帆绝句三首》。 其一 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 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其二 双帆饱尽古今风,刻石为舟总化工。 十二万年同此渡,渡残日月转西东。 其三 千寻耸拔大江中,树立遥知造化功。 谁谓末流无砥柱,且看障得百川东。 据民国版《平潭县志》记载,当初这三首绝句一经写出,人争传之,风靡一时。时过百数十年,这三首诗依然为海坛学人津津乐道,传诵不止。“哑巴皇帝”的传说、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西游记》等诗文名著中的诗文元素,巧妙融合在三首绝句中,让人叹为观止。如今,唯一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林淑贞写了很多诗,但留给我们就只有这三首绝句,诚可谓字字如金。 吴老说,“听上辈人讲,曾祖母以前常常坐在门前的围墙边,一把交椅,夕阳月下,教育儿孙吟诗作对……”顺着老宅坐落的方位地势,一百多年前这里也就是几十户人家,老宅石厝低错,石牌洋就在目之所及之处。 想当年,林淑贞身居村落,面对石帆奇景,触目生情,诗思飞题,千古绝唱也就应时而生了。“如果不读林淑贞前辈留下的三首绝句,实不足谓之读懂了半洋石帆,读懂了平潭,读懂了海坛族群的精神禀赋。”阿灿说。 阿灿曾评价林淑贞这三首绝句,“诗立意高标,诗风雄健,前辈蕙质兰心,别具慧眼,尽得景致三昧,深显乡土情怀”。这三首诗赋予了“半洋石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它砥柱中流、卓尔不群,它岿然不动、荣辱不惊。就像我们的海坛族群一样,一路走来,从不怨天尤人,从不萎靡不振。 海坛诸多先人,一生都颠沛于狂风巨浪,出入于风口浪尖,受过伤,流过血。对他们来说,此生虽千难万难,无非是咬咬牙,舔舔伤口,那又咸又涩的风浪凛冽如酒,他们仰首饮下,还是那漫天飞扬的豪迈和感天动地的笑声,正如那句“谁谓末流无砥柱,且看障得百川东”的激情和豪迈,那双帆耸峙、擎天而拔,站立起来的便是平潭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精神脊梁,顶天立地。 “时代流转,风云际会,如今平潭再次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谁谓末流无砥柱,且看障得百川东’,淑贞前辈的此中寄慨,也不止是个伟大的预言。我辈有幸,更当珍惜,矢志不渝,砥砺前行。”阿灿如是说。(记者 陈澜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