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共同家园 > 正文
感受台胞在岚生活之文化篇丨岚岛开出合欢花 文化同生情共融
2021-06-07 11:00:51 孙梦玲/文 江信恒/摄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季亚军  

感受台胞在岚生活之文化篇丨岚岛开出合欢花 文化同生情共融

因台而设、因台而特,作为深耕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平潭,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胞来岚发展。他们走进平潭各个乡村、社区,用台湾的乡创经验、教学经验、生活经验,为平潭民间文化带来新的交流;他们融合在地社群文化的同时,又反哺社会,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同根同源促同心

临近端午节,台胞李俊宏正忙着晾晒艾草,准备制作香囊的材料,他向金井片区大福村和东崑村的村民们发出邀请,一起到村部来完成香囊的手工制作。李俊宏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在平潭过端午节,希望能在感受平潭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也把家乡的习俗带到这边来。“在台湾,端午节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我们家家户户会挂菖蒲、插艾草、贴钟馗画像和挂香囊,跟平潭这边的习俗差不多。”他说。

逢年过节,便有许多台胞在平潭延续家乡过节的传统。今年元宵节,平潭两岸国学中心举办了一场紧密两岸青年情感交流的主题元宵节活动,共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元宵古韵。台籍学生小陈受邀参加了本次元宵节活动,和大陆青年一起制作花灯。“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既可以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过节的,也能通过和大陆朋友一起做灯笼,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小陈说。

自平潭两岸国学中心成立以来,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归,为两岸积极开展国学研习、国学文化传承与发展传播提供了优质平台。现如今国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背后离不开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陈翠娟(前排右一)指导孩子们古诗词朗诵的舞蹈动作

台胞陈翠娟来岚多年,一直致力于国学推广工作,两岸国学中心的国学传承理念与她不谋而合,她主动加入两岸国学文化义工进修班,成为两岸国学中心义工队伍的一员,并坚持每周为社区孩子们上国学课。“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我们可以在国学传承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陈翠娟说,国学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的根本,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

接下来,平潭将进一步促进两岸人文交融,加大教育、文化、民俗信仰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办好共同家园论坛、两岸国学论坛、海峡两岸村里长交流会等品牌活动,促进两岸心意相通、心灵契合。同时保持民俗信仰、宗亲等民间交流热度,延续两岸源远流长的亲情乡情。

共建家园聚民心

去年,在第九届共同家园论坛开幕式上,在岚创业台青、平潭上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欣颐分享了台湾村落营造理念。其实,早在2018年,平潭上新设计有限公司就已承接平潭平原官井街立面改造项目,运用藤牌操图腾和隧道装置等平潭特色元素,改造街景外立面,让整个街道焕然一新,还配备了口袋公园供村民休闲话家常。很多村民在张欣颐团队的带动下,都主动加入乡村改造队伍,自发性的思想转变也为乡村建设造血提供了不竭动力。“我们在这里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也拥有了新的家人。”张欣颐说。

此外,张欣颐团队还为30多名台湾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组织两岸乡村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和基层民众了解彼此,互学互鉴。张欣颐表示,在大陆实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希望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热衷于乡创的台湾青年能结合自身所长的完美契合点,在这里通过筑梦圆梦,助力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和发展。

努力打造台胞筑梦空间、探索基层治理融通模式,两岸的基层治理经验频频交流,正让共同家园更加温馨美好。海坛片区东门社区作为平潭两岸融合的示范点之一,聘请了台湾社区营造师参与基层治理,将文创艺术引入社区氛围营造。2018年,在背街小巷改造中,东门社区引入台湾生态工艺,改造了一条“会呼吸”的路,还将废墙改造为台湾文化墙并借鉴台湾志工经验打造社区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多亏了台湾社区营造师过来帮我们出谋献策,有了他们丰富的设计理念,我们东门变得更加美丽。”东门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林岚丽说。

这些年来,台湾社区营造师发挥“台式倾听”的作用,不断传授着社区治理经验,社区的居民也住得越来越舒心。东门社区居民陈云玲说:“现在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社区改造后的这条路干净整洁,大家来来往往都觉得很舒服。”

下一步,实验区将继续优化台湾人才、台籍社区营造师管理和服务机制,试点引进台湾社工,推动基层治理融合向纵深发展,让两岸基层融合走得更深更长远。

许桂荣:是研究员也是讲解员

“老师,壳丘头遗址挖掘出来的宝贝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你们以后还会继续挖掘吗?”6日上午,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开展讲解培训活动,作为现场讲解员之一,台胞许桂荣面对义工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作答。

“希望能通过讲解员培训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平潭的历史文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平潭国际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播者。”许桂荣说,近几年来,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平潭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体现了平潭古老的海洋文明,以及平潭海岛人类活动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之间的联结。对于能够成为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的副院长,参与到基地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他感到十分荣幸。

来岚5年,许桂荣一直痴迷于平潭文化,更是潜心研究南岛语族在平潭以及两岸的渊源。他说:“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学术与游览并陈,知性与感性兼具,不仅有跨越时空、穿梭古今的风之路溯源之旅,也有来自千年沉船、亮丽出水的古董宝贝,是考古爱好者的艺术殿堂。”

卢智敏:推动两岸棒垒球文化交流

卢智敏,来自台湾台中。自10岁起开始练习棒球,至今和棒垒球结缘近六十年。2014年初,卢智敏来到平潭,在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组建起平潭首支女子学生快垒队。“在台湾,棒垒球是一项普及性很高的运动。”卢智敏表示,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中,一颗小小的球,便能搭起一座健康、绿色的“交往之桥”。

在平潭的这些年,卢智敏致力于推广棒垒球运动,不仅见证了平潭发展,也看到了在棒垒球运动中,两岸同胞从“身动”到“心暖”的融合。

如今,“老教练”卢智敏已经带出平潭第一批“小教练”。他所带领的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棒垒球队成员中,已有17名获得了中国软式棒垒球C级教练证,以及4名取得B级教练证。他们还走进平潭20余所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让更多孩子接触棒垒球运动。

游文娟:用国学筑起沟通桥梁

自平潭两岸国学中心成立以来,在两岸国学界和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平潭两岸国学中心各项活动在网络上的曝光量已经超过7亿次。累累硕果背后,离不开“国学人”的坚守和努力,其中,身为平潭两岸国学中心负责人的游文娟正用初心践行使命,致力于用国学筑起两岸沟通的桥梁。

现下,她正积极筹备第四届两岸国学论坛。在她眼里,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能紧密两岸同胞交流,加强文化认同的有利推手。“能够从事国学推广工作,是我的荣幸。感恩遇见国学,让我可以与许许多多的国学名家对话,启迪心智、拓宽视野,丰盈自我的内心境界。”游文娟表示,未来将通过两岸国学中心这个平台,进一步构筑“国学+产业”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学文化产业链,推动国学与各领域、各平台的融合发展,让两岸同胞的路走得更宽,心贴得更近。

编后

文化共融,筑心灵家园

平潭,作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与台湾同根同源,文化相近,经过多年发展,越来越多台胞在这片两岸共同家园的热土上,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近年来,岚台两地的民间基层交流不断深化,如两岸国学论坛、闽台青年(平潭)国学传承研习营等活动层出不穷,旨在深化文化领域融合,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下沉,深入人民心中,也能以丰富的文化元素引领两岸文化时尚,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全面深化。

“楼台会”里陈列着不少台湾文创作品

此外,长期以来,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致力守护和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创造出有思想内涵、有精神价值的优秀文化产品,也成为联结两岸民众的重要桥梁。在平潭,以文创为主体的产业多点并发,像上楼的“楼台会”,平原的官井街道等,无不汇聚了两岸民众的文化理念,也紧密了彼此间的交流。希望平潭今后的文创产业能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实现民众心灵沟通提供更丰富的营养与文化能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提升两岸文化交流质量体量能量,有助于跨越心灵海峡、达成心灵契合,营造两岸共同精神文化家园。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