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从滩涂上“崛起”!来看看平潭紫菜的“前世今生”……
2019-11-12 15:02: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哲昊  

东南网11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林霞 通讯员 唐家彬)近日,在平潭敖东镇华东村的澳口,广阔的海域被精心打造成“海上农场”。成片的紫菜在海里蔓延开来,犹如稠密的黑色丝带般在水中舞动,渔民驾驶紫菜收割船只穿行,船在海中行,宛似画中游。

深秋,紫菜养殖户迎来了最忙碌的收获季节。在平潭,坛紫菜养殖总面积达2000多公顷,年产量突破万吨。“平潭共有3座室内育苗室,育的苗种除了供应本地生产外,还销往福清、长乐、江浙一带。”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渔技中心负责人林雄生说。

“靠海吃海”的勤劳渔民通过养殖紫菜创造财富 蔡起辉 摄

平潭紫菜产业的发展在历史中有迹可循。从最初宋朝贡品,到如今朝着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迈进,产业走出一条现代化新路子。

源于宋朝:天然坛紫菜曾是贡品

平潭紫菜最早可追溯至宋朝。《平潭县志》记载:“宋时,坛紫菜充当贡品。”

这一说法在《福州市志》和《福州市名产志》中亦能找到佐证。前者记载:“福州海带和坛紫菜已大量养殖,其中平潭牛山、塘屿一代岩礁采收的野生坛紫菜在国内外最负盛名。宋代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曾以紫菜作为贡品。”后者提到,平潭坛紫菜干制后,列为贡品供奉朝廷。

坛紫菜指的是野生紫菜,盛产于平潭南海、屿头、东庠一带,附着于浅礁石生长。“附石生海上时色青,取于之则紫色,其纤者,味尤珍。”这是《平潭县志》中对平潭野生紫菜的记载。

坛紫菜自然繁殖生长有其特定的海域范围。《平潭县志》记载,县域北部、东部、东南部海域一带的岩石上均有繁殖生长坛紫菜,特别是朝东北大风浪正面冲击、越陡峭险坡的岩石,紫菜附苗率越高,生长就快,菜质好、产量高,且不易发生烂菜。

据记载,早在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平潭就开始菜坛式栽培紫菜。“采收坛紫菜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因为滩面平滑,渔民要用绳子绑住自身,再从高处缒下,逐片采收。”林雄生说,平潭是天然坛紫菜之乡,如今人工养殖的紫菜,采用的即为野生坛紫菜的苗。

元朝起,坛紫菜从野生养殖走向半人工养殖。据《平潭县水产志》和《福州市名产志》记载,元朝,菜民利用壳灰水清坛,提高紫菜产量;清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平潭渔民在岩礁上洒上石灰水灭害清坛,以便紫菜附着生长,形成菜坛养殖法。

平潭紫菜也曾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民国11年,县内自然繁殖紫菜的岩礁有102处、产量101.8吨;1959年,县水产局文量全县坛紫菜养殖面积为25公顷,年产量1050吨(湿重)。

“平潭的气候、水质等方面都十分适宜紫菜的生产,特别是元代起,渔民创造性地用壳灰水洒磹,清除杂藻、杂贝和其它敌害生物,产出的紫菜口感也更佳,紫菜产量亦逐年提高。”林雄生说。

市场扩张:从坛紫菜到帘紫菜

平潭紫菜的发展史,是岚岛儿女“靠海吃海”、用勤劳的双手抢抓市场商机的生动诠释。

1959年,平潭开始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由于坛紫菜生长环境特殊,只附着于特殊海域的岩石,只能利用岛屿边缘潮汐区内的自然石块进行紫菜养殖,养殖面积难以扩大。为此,当时平潭转向人工养殖帘紫菜,以期增加产量,保障市场供给。”林雄生说。

帘紫菜不同于坛紫菜,可在近海区域养殖。养殖户利用一排排竹竿将一些海域围起来——称之为紫菜台,紫菜台之间均匀地系着数十根绳子,形成了一个网帘,而人工养殖的紫菜就附着在这些绳子上面。

《平潭县志》记载,1966年向晋江县祥芝紫菜育苗试验场购买已培育的壳孢子贝壳,在建民海区试养取得成功。1968年,在县藻类养殖场(海带场)建第一座紫菜育苗室,育苗有效面积130平方米。1972年,苏澳水产站建紫菜育苗室1座,育苗有效面积312平方米。

收割好的紫菜需要翻晒养殖排,让紫菜吸收养分 蔡起辉 摄

那时,平潭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惊人。数据显示,1972年平潭帘养紫菜3.86公顷,1973年达40.4公顷、产量59吨。1977-1978年,平潭有8个乡镇先后建紫菜育苗室39座、基建面积10942平方米,443口育苗池、育苗有效面积7000平方米,年可育紫菜苗560万壳,附苗养殖700公顷。

“1976年后,平潭推广使用维尼龙线为附着基,帘紫菜产量逐步提高。到1978年,平潭紫菜苗自给有余。”对此,林雄生是这样分析的。

改革开放的浪潮书写了百业向荣的华丽诗篇,紫菜产业也成为平潭传统经济的一支生力军。这从《平潭县志》上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1979年,平潭坛紫菜与帘紫菜养殖288.2公顷、产量744.5吨。1988-1994年,平潭紫菜养殖面积267-400公顷,年产量800-1200吨。

1995年,平潭紫菜迎来了产业巅峰期。平潭紫菜育苗室增加到56座,育苗池面积12199平方米,年育苗量1905万个壳(文蛤壳)。“那年,苗种不但满足全平潭的需求,而且还供应福清、长乐等地,紫菜养殖面积400.66公顷,产量2166吨,单位面积产量为历史最高一年。”林雄生说。

突破瓶颈:传统产业探索创新路

但缺乏技术创新,平潭紫菜避免不了盛极而衰的历史发展规律。

上世纪90年代末,尽管平潭紫菜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随着原种逐渐退化,腐烂现象日趋严重,且附苗率低,产业迈入冬天。“那时,平潭紫菜苗急需进行提纯复壮、还原本质。”林雄生说。

因此在1999年,平潭申报国家级坛紫菜原种场业建设项目,7年后项目完工成为全国唯一的坛紫菜原种场。“平潭开始采取手段保护特有的坛紫菜种质资源,如规定统一的育苗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后,规范坛紫菜良种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坛紫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林雄生说。

平潭紫菜技术创新随之迈入了萌芽时期,为创业者带来新商机。2002年,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集苗种培育、养殖技术推广及科技研发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成为平潭紫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受益者。

同年,该企业与厦门大学合作承担“坛紫菜体细胞选育技术研究”课题,组培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无性繁殖新品系,技术成果通过有关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分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司成立的初心就是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加紫菜产量的同时,也提高紫菜品质。”公司董事长高丽明说,200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平潭坛紫菜“高亮1号”苗种还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证书。

平潭紫菜产业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数据显示,2005年平潭紫菜总产量达5000多吨,随后几年总产量均保持在5000吨左右。

未来可期:新经济形势下百花齐放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后,紫菜产业引起了更大的关注。政府大力出台政策扶持,在宏观调控之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2007年,平潭县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围绕主推坛紫菜高产高优养殖技术,开展各项工作;2012年-2017年,平潭县水技站(实验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将这一技术更加深化、细化,保证全面推进渔业科技进村入户。

2016年,实验区管委会出台文件将东甲列岛坛紫菜繁育特别保护区等7个区域列入“平潭岛礁海洋特别保护区”。今年,平潭提出“深化攻坚、实施八大工程”,在《民生保障补齐短板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坛紫菜品牌建设等。

晒干的紫菜备受消费者喜爱 蔡起辉 摄

紫菜也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产业,平潭出台《“千企帮千村”计划实施方案》,依托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模式,建立紫菜养殖基地,定期组织专家教授给养殖户培训,帮助制定增收计划,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原来住的是一小间房,如今不仅住上大房子,还买了车。”平潭建新村的养殖户魏文善因此受益。

紧抓“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叠加优势,企业乘势而上——

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成为平潭紫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去年荣获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推广示范基地合作伙伴。“公司拥有2万亩的坛紫菜养殖示范基地,每年还吊养2000万壳的紫菜苗文蛤壳,可供养殖面积4万亩。”高丽明说。

紫菜养殖成为不少人重要的经济来源。平潭人林性浩养殖紫菜已有十多年,养殖面积达20多亩。“采摘紫菜需要与时间‘赛跑’,凌晨一两点就要出发,才能赶着天热前采摘好,以保证紫菜的新鲜度。”他说,尽管紫菜养殖投入的成本颇多,但产值一般每亩可以达到1万多元。

厨师潘继勇从事餐饮三十多年,对平潭紫菜情有独钟。“平潭紫菜烹饪出来的菜品格外香甜,紫菜焖芋头是平潭的特色美食,紫菜的鲜美搭配芋头的软糯。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升温,外来游客也对这道菜肴也非常感兴趣,已成为平潭的招牌菜之一。”他说。

……

如今,平潭紫菜已发展成为实验区重要的渔业支柱产业之一。秉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理念,平潭有意有序引导养殖向外海、深海转移,并依托技术力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建设集海洋与渔业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渔区。

“我们将致力于建设现代化渔业种业产业园区,培育育种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化渔业种业龙头企业。同时,加强野生坛紫菜的提纯复壮、利用遗传学培育新的养殖品种、建设坛紫菜良种场和种子库。此外,还将建设海峡渔业科技交流园,推动两岸渔业合作交流,为平潭‘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出力。”林雄生说。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