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创新社区矫正方式,让社区服刑人员一技在手 回归社会
2019-08-28 12:14:43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
农业技术课培训现场 雨后的中楼乡,空气里带着湿润泥土的气息。近日,一堂“特殊”的农业技术课在平潭中楼乡的一家合作社里举行,坐在下面听课的不是农民,而是一群社区服刑人员。 这家合作社,是实验区司法办为社区服刑人员打造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掌握劳动技能、练就谋生本领,帮助他们在将来刑满后,凭借一技之长努力工作、回馈社会。 当天,拥有高级农艺师职称的老师给社区服刑人员讲授种植平潭当地农产品的相关知识。三个小时的课程,所有在场“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纷纷表示,学到了不少农技知识,对种植农产品很有帮助。 社区服刑人员吴某就是其中一位,他因犯合同诈骗罪,被法院判处两年缓刑。因为不能离开平潭,他暂时无法去外省工地打工。“原先我没计划能做什么工作,但今天听完课后,我重拾了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希望未来能和朋友一起开店,增加收入养活自己,也能更好地接受社区法治教育。”吴某说。 据此次授课老师——实验区农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游雪芸介绍,除了理论课教学,下一节课程中还将增加实地操作的内容,比如种植花菜、施肥、治理田间虫子等。“把实用的技术教给他们,让他们重新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游雪芸说。 据实验区司法办社区矫正科科长蔡莹冰介绍,今年6月,实验区司法办选定平潭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社区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是从“监管”向“帮扶”转变的一项具体举措,让服刑人员集中接受技术培训,以提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社会工作水平,让他们在学习中认识法律,学习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据介绍,下一步,实验区司法办社会矫正科计划加强“智慧矫正”建设,提高分析研判能力,强化电子定位监管,为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提供“技防”保障。“同时,我们还会以‘智慧矫正’试点为重要抓手,加快建成高效的监管指挥平台,扎实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蔡莹冰说。(记者 何燕/文 念望舒/摄) |
相关阅读:
- [ 08-28]平潭创新财税优惠兑现方式 让产业奖补又快又准
- [ 08-28]“95后”台青眼中的平潭:“吾心安处即是家”
- [ 08-28]“在平潭,看到风能产业的广阔前景!”
- [ 08-27]双创|第三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在平潭落幕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