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专题> 端午节> 端午名俗 > 正文

平潭八大传统节日习俗:元宵舞龙拗九吃粥

2016-06-07 17:35:01  来源:平潭文明网  责任编辑:刘子超   我来说两句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俗称“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说。午夜刚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户吃线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寿绵长”。

  早饭后大多出门拜年,主人或主妇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出门碰见熟人,或登门拜年,则互致“恭禧”、“发财”、“拜年”等语。见来客则敬茶敬果,备尽殷勤。敬果俗呼“请吃甜’。初一晚餐,一般在天未黑前进餐,有“与百鸟归林争比早”的说法,与除夕晚餐相反。

  正月初二,平潭旧习,互不串门。传说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岁末,戚继光击溃入侵福清、平潭一带倭寇后,逃难的人们相率回家过年,初一早上见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后,初二则到受倭害死难者家中吊唁。后来沿袭下来初二一般不串门,成为福清、平潭两;县独有的习俗。平潭解放后,此禁忌渐除。

  初三这天,人们继续探亲访友拜年串门。旧时商店、手工作坊也从正月初一放假到初三。平潭一些乡镇沿袭福清习俗“请初三”,即请新娘回娘家。头年“请初三”,娘家要设宴招待女婿和出嫁的女儿。初四是开假日,各行各业均开始照常活动。

  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前,平潭还有初七“人生日”、初九“天公生日”、十一日“上彩暝”。旧时平潭各乡镇在正月举行闹社火、做“上元”,自正月十一开始(有的正月初十开始),晚上吃“上彩饭”。许多乡镇按旧例各自规定社日做“上元”,开展文艺活动。城乡各处的寺庙,则抬出神佛巡境游行,俗称“游神”、“走轿”。这种习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消除。

  二、元宵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是旧时平潭民间最热闹的节日。其时有扎花灯、舞龙、舞狮、踩高脚、排鳌山、放烟火、烧瓦塔等活动,使“做上元”、闹社火以来的娱乐活动达到高潮。正月十五夜,城关居民有吃元宵丸(汤圆)、点长明灯的习俗,50年代后此习俗已不多见。

  三、拗九

  正月二十九日是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的日子,故称后九节。后九,又叫“拗九”,也叫“孝九”。是日,家家包“拗九丸”,即用薯粉和熟番薯混合舂成有弹性的粉团,内包以糖馅,或海鲜、肉、菜等荤馅,捏成“烧卖”形或饺子形,或蒸或煮,于后九节合家当早餐。旧时城关有的还煮“拗九粥”(粥中加花生、红枣、瓜条、龙眼肉、糖等)。平潭还有“过九”的习俗,家中不论男女老幼,岁数逢九的叫做“明九”,岁数是九的倍数称为“暗九”,不论“明九”或“暗九”,届时由亲戚请去吃“拗九粥(丸)”、“太平面”等叫做“过九”。如一家之中有两人逢九,往往要邀请亲友中一位逢九的过来凑成“奇数”,以示吉利。有的地方,后九节过三天(至农历二月初二日)还要做“二月二”,叫做“拗九仔”,继续包“拗九丸”,或吃完“拗九节”剩下的食物。

  四、端阳

  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亦称端午节,俗称五日节。福清、平潭两县流传一首民谣,把端午节习俗内容概括为:“初一钉菖蒲,初二起糅垛,初三煎面饼,初四做节仔,初五晒午时,龙船赛起来”(起糅垛,也有地方作“浸糅箬”)。端午节煎面饼也是融岚两县独有的传统习俗。旧时平潭城关一些祖籍福州、泉州的居民,仍沿习包粽子。遇有新丧的人家不能煎面饼,由邻里或亲友赠送,丧家则回赠红糖。

  五月初五午时吃过节饭,家家喷雄黄酒,还要在小孩的耳朵、鼻孔、额头等地方涂上雄黄酒。家中被帐、冬季袍袄都要搬到户外或阳台上晾晒,叫做“晒午时”。小孩子过节还要挂上香袋(内装山萘、丁香等中药材),意在解毒避邪。端午节,女婿要给岳家送礼,称为“分节”。

  旧时端午节期间,平潭潭城港内,常举行赛龙舟活动,俗称“扒龙船”,观者如堵。60年代后,竹屿口堵港,此风俗随之消失。

  七月初七,乞巧节,平潭俗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按旧习,这天夜晚未婚女子要陈列瓜果七碟供奉天地,取绣线闭目向天默祷,穿针乞巧。有的姑娘则陈列自绣的精美绣品,如绣鞋、帐眉、枕套之类,供姐妹们评赏。民间保留煮汤圆习俗,意谐“团圆”。

  五、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仲秋节,是民间传统的团圆节,所谓“天上月圆时,世间人团聚”。合家团聚欢度节日,在外办事的人,都想法回家过节,赏月吃饼。旧时大人哄小孩,赏月如获“月华”,则终生幸福。旧时节日夜晚,城乡往往组织“盘诗”活动,有些街庄还烧瓦塔、放燃灯(孔明灯)。民间信女,则在神佛面前焚香默祷,然后亲自或遣小孩到别人门边墙角偷听人家说话,把听到的第一句话作为判断吉凶的根据。这种叫“听香卦”的陋习,实属无稽可笑,但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仍保留至今。

  六、扫尘

  扫尘,俗称筅堂,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年底之间举行。逢单日任选一天,家家捆扎竹帚,打扫住宅。旧时平潭一些人家沿袭福清习俗,筅堂这天都要煮一餐猪血番薯粉当午餐。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可将筅堂时吸人体内的尘污清除干净。

  七、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传说此日灶神要回天庭述职,主人家置灶糖、灶饼给灶君、灶妈送行,故又称“送神”。至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则置香烛果品,贴新灶君图,迎接灶神回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多贴春牛图,或贴灶君联,依俗祭灶已不多见。

  八、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三十盲晡”、“做年”。腊月二十日起,就开始洗扫厅堂,整理房舍,准备年货,张贴春联。远在异地的亲人大都回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年前各家清结往来债务,一般不许欠债过年;若拖欠过年,有正月不讨债的惯例。各商店、作坊歇业过年,要将工具、用具用红纸签封贴,称为“封秤”、“封斗”、“封刀”、“封算盘”、“封尺”、“封锤”等等。店里伙计、账房先生结算工钱,店员可以得到老板红包,而学徒只有较勤快的才能得到东家一点“压岁钱”。年前女婿要向岳家送年货,谓之“送年”或“分年”。新婚头一年礼仪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猪蹄一副,线面5斤,还有五荤五素十样礼的讲究;第二年以后,“分年”礼仪件数不拘。有的地方要待生孩子后才开始“分年”,但大多数是结婚后就开始。

  过去,平潭有贴带白联头春联的习俗。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除夕,倭寇入侵福清、平潭,人们贴过春联后逃难而去,待戚继光击溃倭寇后才陆续回来。为了表示对不幸蒙难者的哀悼,丧家均改贴素联(多为绿色),亲朋戚友则在红联上加贴白联头示哀。

  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一桌吃团圆年夜饭。年夜饭的菜肴要凑成双数,取福寿双全之意。有的亲人出外未归,则多置一副碗筷、酒杯,表示与未归人一起团聚的意思。饭后,长辈要向未有经济收入的晚辈分压岁钱;主妇要装岁饭、煨“火母”(留火种),切好大年初一要用的蔬菜、鱼肉等食物;要添油点守岁灯,然后合家守岁至天明。80年代,大多数人家围坐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至零点钟声一响,便燃放鞭炮,喜迎新春。(平潭文明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