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下周在岚举办
2021-09-03 11:04:29 陈澜清 郑也 余小燕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下周在岚举办 南岛语族后裔:漂洋过海再寻根

2010年11月17日,6名南岛语族的后裔法属波利尼西亚人驾仿古独木舟,历时近4个月登陆“溯源终点”——中国福建。他们在平潭拉开寻访祖先足迹的行程,并在壳丘头遗址立下寻访祖先的纪念石碑。

南岛语系,是属于岛屿的语言。2021年9月6日-7日,“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将在平潭举办。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家代表将参访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围绕经贸合作、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隔11年后,南岛语族的后代再次踏上平潭这块土地,他们如同鲑鱼洄游故乡,沿着南太平洋,跨越万里之遥,来到福建寻找祖先曾经生活的土地。平潭与南岛语族的渊源是什么?他们的后代又为何屡次不远万里来寻根?

名片

“南岛语族”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屿,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跨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台湾岛,南到新西兰,主要居住地区包括台湾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地。

南岛语系包括1000至1200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也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使用人口约有2.7亿人。

寻根

海外迁徙第一块踏板

在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散布着千千万万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在这些岛屿上,凡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都住满了人类。语言学家发现,在他们的语言中间,有着很多一致的核心词,他们把这些岛民,统称为南岛语族。

那么南岛语族来自何方?他们的老家是在哪里?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祖先开始跨洋越海,逐岛征服,然后把他们子孙遍布在千千万万个岛屿之上?

为此,专家学者们从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等角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起源地及扩散模式。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将南岛语族先民的起源,指向了同一地点——平潭。

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说:“壳丘头文化正处于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向海洋迁徙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向岛屿扩散的迹象和趋势。壳丘头文化代表了福建史前海洋经济的肇始,其与台湾大坌坑文化的关系,证明了平潭很可能是南岛语族从大陆走向岛屿的第一块踏板。”

考古专家认为,壳丘头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的,相似的史前遗址曾见于福建发现的平潭祠堂后遗址、南厝场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下层、溪头遗址下文化层等。

另外,南至广东、东到台湾,皆存在与壳丘头文化特征相似的文化类型或遗址。另外,壳丘头文化与台湾的大坌坑文化之间有较多的共性,也证实闽台之间的史前文化早在6000年前便有交流互动。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台湾最早的大坌坑文化“如果代表台湾本岛内南岛语族的祖先,那么台湾应该至少是原南岛语族老家的一部分”。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观点是:距今大约6000年前,居住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先民开始驾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达台湾登岛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考古

遗址勾勒岚岛史前文化

壳丘头文化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南岛语族研究的热点区域。壳丘头遗址群位于苏平片区山显美村至剑湖村之间,自南向北分别包含了壳丘头遗址、东花丘遗址和龟山遗址3处遗址点,总面积超16万平方米。

壳丘头文化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1991年3月26日,“壳丘山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由福建博物院、美国夏威夷毕士博博物馆和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联合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壳丘头遗址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发掘工作,并有诸多惊喜。东花丘遗址、龟山遗址于2015年、2016年相继被发现,证明平潭有大型青铜时代的聚落遗址等。

2016年,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考古学家罗莱随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团队进行调研,“这里的考古遗址和出土的文物,都显示了平潭和太平洋岛屿之间的联系。考古界也已证实了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最古老的考古遗址”。

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壳丘头遗址群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为此,2017年11月,“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在上攀村挂牌,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2019年,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获批“国宝单位”。

“福建考古研究院对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研究,一直没有断过。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研究院的团队在平潭展开了全岛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发现了14处以上的先秦遗址。”范雪春说。截至目前,平潭岛已经发现27处史前遗址,时间涵盖旧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史前文化谱系,逐渐勾勒出岚岛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赋能

烫金名片未来更可期

“平潭要抓住机会,以考古研究基地为起点,推动南岛语族论坛、南岛语族国际研究所、南岛语族主题村等的落地,把南岛语族文化做强做大,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郑国珍表示。

2020年6月,平潭召开首届“平潭史前文化与太平洋考古论坛”,后续该论坛将定期举办,邀请两岸及海外研究学者及青年参与到平潭史前考古工作。不少专家明确提出,应通过多学科相结合研究,争取设立国家级课题,加大对南岛语族课题的研究力度,来获得南岛语族研究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让研究成果为国际学界了解和认同。

六千年前逐海之地而今再次放眼世界。即将举办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共同找寻南岛语族之根,探讨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目前,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陈列已经初具规模,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展厅展现了公园整体布局、博物馆及遗址现场展示厅等重点区域的规划模型,水下考古成果展厅则展现了平潭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价值及丰富的水下遗存。

壳丘头遗址群不仅让平潭与世界接轨,而且开启了平潭考古探索的新纪元,对平潭来说无疑是一张烫金的文化名片。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张闻捷建议,应通过保护和开发,让悠久的壳丘头文化得以传承,让平潭的自然与人文齐头并进,打造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范雪春认为,南岛语族还关系到中华文化认同这一层面。“做好南岛语族的探索与研究对台湾同胞到大陆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会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根,这是他们的根。”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