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平潭人收藏千本连环画 致敬经典成就艺术

2019-07-27 09:29:41 林祥鹭/文 江信恒/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珍贵的连环画册

简单画面,少许文字,薄薄的几十页,勾勒出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这种“图画+文字”小开本图书,通常几寸见方,拿在手中正好。正因如此,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那个电视、收音机、读物匮乏的年代里,平潭人茶余饭后的一大消遣娱乐,丰富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

栩栩如生的画风

随着时代发展及阅读方式的变化,连环画逐渐淡出了平潭人生活的视野。近日,记者寻找隐藏在平潭的连环画,聚焦图书馆,问询老一辈,为你细细道来连环画与平潭的不解之缘。

图书馆珍藏连环画

种类多样鲜有人知

第一次翻看连环画的孩童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图书馆资料室内,记者见到了尘封已久的连环画。两百多本连环画,被妥善安放在一个大型铁皮箱子里,散发出油墨书香气味。

箱内连环画种类丰富,主要为木刻连环画、影视连环画和戏剧连环画三种类型,囊括了中国、日本、美国、印度等精彩中外故事。中国古代戏剧连环画《薛氏父子大报仇》、木刻连环画《陈真传》《唐宫恩怨》《智擒东北虎》、阿拉伯民间故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美国影视连环画《乱世佳人》、日本影视连续剧连环画《犬笛》、英国连环画《威尼斯商人》等等作品,浓缩成一本手掌大小的连环画,装帧简单,却质朴有趣,令人爱不释手。

手捧一本连环画,仿佛就能看见那个时代的繁荣。翻到《薛氏父子大报仇》连环画的背面,“1985年3月 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的字样跃入眼帘。“平时我也很少翻动资料室的书籍,今天看到这些小巧泛黄的连环画,感觉儿时的记忆一下子涌上心头。我还记得在城北小学读书的时候,平时最喜欢看连环画,精彩的故事配上精美的插图,常常看得废寝忘食。”资料室管理人员张文敏说。

《三国演义》连环画全套

大铁箱装着连环画,一装就是二三十年。记者了解到,从前在文化馆旧址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些连环画了。从旧址到新馆,连环画伴随着图书馆一路成长,也承载着一代平潭人沉甸甸的记忆。“那时候图书馆还没有藏书,主要是用来查报和阅读连环画,所以很受知识分子和孩子们的欢迎。下班或下课了,他们就会到图书馆来看书看报。”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张航平回忆道。

“图书馆的意义在于收藏,在于保存一份书面记忆。这些连环画因为年代久远,保存不当容易损坏,因此放在资料室里不外借。”张文敏说,连环画连接着记忆,更连接着一个时代。

老平潭人掌中之宝

包罗万象风靡一时

老旧的连环画

被封存进图书馆之前,连环画在平潭风靡一时。翻阅连环画,打开封存的童年记忆,一幅幅简约有力的线条画,勾勒出一个无声逝去的年代。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时候家里有一抽屉的连环画,我最喜欢看中国古代故事《红楼梦》。”平潭市民肖晓对连环画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从小在苏澳镇钟门村长大的她,少有阅读课外书的机会。连环画里的故事,为肖晓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滋润了她童年的生活。

“《红楼梦》是我百看不厌的一本连环画,有图有文,剧情紧凑。即使现在再看,也依然受吸引。”如今,肖晓已经年近四十,对于连环画的记忆依然深刻,时常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谈起连环画,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师林洪记忆犹新。“我记得很清楚,1972年的时候,家里还点着煤油灯,村里一年只能看两次电影。连环画是我非常喜欢的读物,那时候不仅小孩子看,大人也爱看。老人家虽然不认识字,但是都能看得懂,它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林洪说,当时一本连环画售价一角到两角,换算到现今,相当于十几元钱。

九零后小青年翻看连环画

“我念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连环画了,印象特别深。一本书一两角钱,我就想办法攒钱,偷偷去镇上买一本带回家看,根本不舍得借给别人。”林洪说,连环画字少、画多,情节精彩,引人入胜。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总是以精美的人物形象,结合经典文学故事,让他尤为着迷。后来经过几次搬家,连环画也在过程中不慎遗失,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连环画直接面向普通大众,对读者的文化层次要求不高,影响面广。”平潭县志主编吴金泰解释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平潭的连环画受到影视媒体的影响,印刷的数量开始递减。随着鼎盛时期结束,小开本的连环画不再出版,仅有一些著名版本的作品重新出版,满足人们收藏的需要。不仅如此,手机、电脑的普及也让平潭人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杂志书报、连环画到电子阅读,多元化的阅读工具,使连环画不仅逐渐淡出了图书馆,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新平潭人收藏千本

致敬经典成就艺术

徐建成(左)和孩子一起看连环画

除了图书馆里的两百余册连环画和平潭市民家中的零散收藏,海坛古城内的“新平潭人”徐建成,同样是连环画的忠实读者,共收藏了近千本连环画。两年前,来自江苏扬州的徐建成来到了平潭,也将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烧琉璃带到了海坛古城。跟随他一同前来的,还有随身携带的四百多本连环画。

“我记得七岁的时候,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白娘子》。当时我喜欢得不得了,还直接用白纸把整本书的绘画部分临摹下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专注于连环画的徐建成,一边收集连环画一边临摹,也为此打下了绘画基础。

琉璃马的创意来源于连环画

众多收藏中,一整套60本的连环画《三国演义》画工精美,格外引人注目。连环画《千里走单骑》的背面,标注着“由著名连环画名家陈光镒所画”,另一本《走马荐诸葛》,则由知名连环画名家汪玉山所画。正是由于广泛收集连环画,徐建成也受到连环画精品中一流画工的熏陶。

将连环画的新家安置在平潭后,徐建成也将他的烧琉璃创作与连环画紧密结合。翻开《千里走单骑》中的一页,徐建成指着连环画上的一匹马说道:“书里的人物、动物形态逼真到位。你看这匹马的神态和动作,非常传神。”他说着,拿出一个成型的琉璃马作品,对照连环画中的马,两者如出一辙、形神兼备。

徐建成对照连环画本制作琉璃马作品

“连环画的宝贵之处在于,连环画的创作者们将各种古典小说、历史、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以图文的形式普及给群众。更难得的是,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几乎都是顶尖的一流画家,所以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峰。”徐建成解释道,通过不同版本的连环画对比,就能分辨出画工的高低。名家的作品一方面提高了连环画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后来的收藏品市场。

以非遗艺术,致敬经典连环画,徐建成以他的方式,将连环画的精华保留下来,为平潭这座旅游城市增色不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样式,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期是与特定时代联系在一起的。但我希望,体现民俗特色文化的连环画,能继续保存、传承下去。”徐建成说。(记者 林祥鹭/文 江信恒/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