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岚岛鳀鱼香飘 渔民讨海尝鲜

2019-06-14 10:12:37 林祥鹭/文 陈澜清/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张哲昊   我来说两句

岚岛盛产鳀鱼,尤其是每年春夏,产量颇大。渔民们讨海归来时,篮筐中总少不了活蹦乱跳的鳀鱼。鳀鱼体型不大,因此油炸鳀鱼是平潭人的最佳选择,也成为来岚游客不可不尝的美味。除去鲜食,鳀鱼还被晒成鱼干,储存起来慢慢品尝。传统鳀鱼干的手工做法,制作过程繁琐,味道鲜嫩醉人。对于很多平潭人来说,鳀鱼是儿时的人间美味,承载着一代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物美价廉 平潭最常见鱼种

10日下午,记者来到敖东镇苍海村坛南湾田美澳沙滩,一睹渔民们拉网捕鱼的场景,也就是平潭渔民所谓的“拔缯子”了。

700米的长绳打上结,做上记号,从海滩延伸入海上。蓝色的渔船开往海上,撒下巨大的网。十几位身穿的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民同时发力,在海风细雨中将撒下的网借由绳索往回拉。渔网慢慢收回,老渔民们也网住一份丰收的喜悦。

“回来啦!快拿篮筐来装!”随着带头老渔民的声音响起,几位渔民拉网、收网,整套动作配合默契。随后一大篮鲜活的鳀鱼便被抬上沙滩上,人群迅速聚集起来。

“每个季节从海里讨来的海鲜都不一样,现在是鳀鱼最多的季节。”魏为才说,鳀鱼体被薄圆鳞,腹部圆,无梭鳞,尾鳍叉形,是一种小型鱼,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作为平潭最常见的鱼类,鳀鱼价钱便宜,味道鲜美。

做法简便 油炸香煎皆美味

岸上,活蹦乱跳的鳀鱼足足有一篮多。银色的鳀鱼,个头小,却很新鲜。提上两斤鲜鳀鱼,记者来到距离田美澳仅200米的一处大排档,请教平潭原始的鳀鱼吃法。

“吃鱼要吃鲜。对待鳀鱼,平潭人的主要做法是油炸。此外,油煎鳀鱼的做法也比较传统。”主厨薛志华已经开始着手处理手中的鳀鱼,只见他取出鳀鱼的内脏,并且清洗干净备用。

将处理完毕的十几只小鳀鱼装在盘里,薛志华告诉记者,鱼类一般需要去腥,才能更好入味。“鳀鱼一般需要腌制15至20分钟,时间取决于鳀鱼的鲜度,不需要用过多、过重的调料腌制。酱油、醋、料酒和少量糖就可以很好地锁住鳀鱼的美味了。”一边等待着,薛志华的手也不闲着。他拿出一碗厚厚的生粉,为油炸鳀鱼做准备,同时还往锅里面倒油。

十五分钟过后,腌制的鳀鱼已经准备完毕,而铁锅内的油也逐渐升温。薛志华将腌制好的鳀鱼分别放入生粉里,裹上一层厚厚的“白衣”,然后下入油锅。“油温不宜过高,七分热度就好,等到油面开始冒泡,就可以下锅了。”“滋啦”一声响起,又一只鳀鱼下到油锅里去。金黄晶莹的油面,紧挨着一只只鳀鱼,香味逐渐飘散开来,令人垂涎欲滴。

海味难忘 晾晒鱼干成旧景

收油,沥干,出锅。随着漏勺将鳀鱼尽数舀起,薛华志拿来盘子,将鳀鱼稍微装点。一盘金黄色的油炸鳀鱼,被整齐地叠放在一起,装点以绿色的青瓜与香菜,就已经色香味俱全了。拿起一个油炸鳀鱼,轻轻咬下一口。酥软的鳀鱼肉充斥着香味,在口腔里蔓延开来,这正是平潭的老味道。

“以前新鲜的鳀鱼,我们一般都炸着吃、煮着吃。捕到的大鱼都拿去卖钱补贴家用,小鳀鱼一般晒成鱼干保存起来。”年已七旬的苍海村村民魏永庄回忆道,苍海村半农半渔的乡村结构,晒鱼干是村里人拿手的活儿。

从16岁开始出海捕鱼直至70岁,魏永庄的半生与海结缘,靠海为生。海的味道对他来说,是鲜鱼上岸的味道,是熟鱼晒制成干的味道,亦是舌尖的咸味。

说起制作鱼干的方法,魏永庄说,新鲜的鳀鱼运送到家后,要先加入盐巴进行清洗。“腌制鳀鱼的过程中,要将它们放在筛子上。同时,还要控制好盐巴的量,这样后期的口感才会好。”鳀鱼经沸水煮后,就可以进行晾晒了。阳光下,铺满鳀鱼的网架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曳。碧海蓝天,石厝鱼干,无意间也成了海边独特一景。

岁月如梭,大海依旧。如今一斤几元钱的鳀鱼,仍是平潭人的心头爱。“鳀鱼晒上三四天就可以收起来了。以前我们爱吃鳀鱼干,现在还是一样!”魏永庄说。

林祥鹭/文 陈澜清/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