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平潭渔民和TA的半生故事:渔家记忆 “钟”情半生

2019-05-25 16:45:01 林祥鹭/文 林映树/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陈欲义正在给钟上发条

上海摇摆钟

需要用专门的钥匙拨动发条

“咚——咚——”,每到正点,陈欲义家中的老式摇摆钟便会发出浑厚的报时声。很难想象,这个“老伙计”已经陪伴陈欲义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一名普通的岚岛渔民,海的时间表对曾经讨海为生的他尤为重要。当听到古老石厝里传来的悠悠报时声,陈欲义的心中总会踏实上几分。伴着一声声的钟鸣,他带着村里的其他渔民,掐着点去捕鱼,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刚刚好。

现在,记者带你一睹老式摇摆钟的真容,为你讲述它与陈欲义的半生故事。

情有独“钟”

半世纪保存完好

20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了陈欲义位于北港的家中。一进大门,入眼便看见了挂在白色墙面上的老式摇摆钟。红木色的摇摆钟,充满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气息。钟身高约76厘米、长约29厘米,相比现代的时钟,多了几分气势。

“这个钟其实已经使用了五十多年,不仅从来没有修过,而且内部结构保持完好,至今还能正常使用。”陈欲义的话语之间流淌着温情。即使过了几十年,他对摇摆钟仍然情有独钟,没有选择更换成现代的时钟。

轻轻打开摇摆钟的透明玻璃门,只见时钟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由数字构成的钟面,印着“上海——中国钟厂”的字样。下半部分则是铜制圆形钟摆,表面上有两个拧发条的孔,需要使用专门的钥匙才能上发条。

“要顺时针把两个发条都拧满,直到拧不动了为止。”陈欲义用手指拨动分针,再摆动一下钟摆,就完成了这个老式摇摆钟的时间调整。

一见“钟”情

百斤鱼换回帮手

指针一走一停,钟鸣一声一声,时间仿佛倒退回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今年74岁的陈欲义,彼时只是一位年近三十的年轻渔民。“那会儿我和家人一起到上海讨海,捕完鱼干完活之后,就会到上海的商店里看看。”当时平潭还没有多少人家中能够布置上一架摇摆钟,这些只出现黑白电影里面的物件,如今直观地摆在了陈欲义的面前,让他好不心动!

“第一眼,我就被这样的钟吸引住了。不但样式新奇,而且钟声好听,让我非常想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挂式摇摆钟。”于是陈欲义几经考虑,最后用了整整一百斤的黄瓜鱼,才换回了这个心仪不已的上海摇摆钟。

一百斤的黄瓜鱼,相当于当时的十几元钱。尽管斥“巨资”购入摇摆钟,但陈欲义从未后悔过。从上海回到平潭的一路上,陈欲义抱着这个大家伙,心中无比畅快。也是从那时候起,陈欲义的家中多了悠悠钟声,从此再也没有间断过。

陈欲义说,渔民讨海,得掐准大海的“时间表”,早一点晚一点,大海里的鱼的种类都有区别。当时,北港村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时钟,自从陈欲义添置了摇摆钟,他的捕鱼时刻表就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时钟响一声就是一点,响两声就是两点,响十二声就是十二点。”无论是屋外还是屋内,无论在楼上还是楼下,只要报时的钟声响起,陈欲义就能知晓是什么时刻。

钟声不减

摇摆钟见证时代

依循摇摆钟给予的准确时间,陈欲义叫上村里的渔民们一同出海。而摇晃的钟摆、“咚咚”的报时,也成了那一代北港渔民共同的记忆。时钟是陈欲义忠实的好伙计,也成为渔民的好帮手。

时间留步在上世纪80年代,平潭的挂钟早已见怪不怪,退出了稀罕物的行列。而手表的出现,开始刺激着平潭年轻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一开始用十斤黄瓜鱼或者枪鱼换回一块手表。1985年后,就需要二十五斤到三十斤的黄瓜鱼了。”回忆起这一段过往,陈欲义历历在目。

手表普及后,渔民便不再依赖家中的挂钟了,然而陈欲义对摇摆钟的情感却不减当年。“几十年来,早就习惯了听见报时的钟声。儿孙都劝我用新的挂钟,我不肯,新的哪里有旧的好使啊。”陈欲义说,拧一次时钟可以走大约一个月,每次秒针不走了,听不到钟的响声,他就马上来拧一下发条,让它继续转动。

“南方小岛天气潮湿,所以摇摆钟需要用心保养,否则容易生锈。”陈欲义说,守着这片海,守着这个老钟,即使如今的生活早已大大改善,但是过去的种种回忆总会在钟响之际一一浮现。这不仅是他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厚重的报时钟声,也凝结着老一辈渔民与大海的记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