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到心坎上 化解烦心事!《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昨日直播
2019-04-17 13:10:55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
《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节目现场 核心提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昨日11时,《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第二期在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如期直播,实验区公安局治安巡特警支队与交通警察支队的民警们走进演播厅“赴考”,问政现场发问愈发“火热”,作为联系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与纽带,《问政平潭》的作用日益凸显。 当日,节目共接到诉求件41件。其中,热线电话19通,现场答复7通;微信留言22条,互动直播期间,更吸引了1万余名网友在线观看。 较真碰硬 现场解决民生问题 “福盛路施划了很多停车位,但沿街店铺却占着车位不让我们停车,交警部门可否出面处理一下?”“城区一些路段没有临时停车位,办事不方便,有没有办法解决一下?”……昨日上午,在全透明的直播间里,实验区公安局治安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兼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斌、实验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李斌、实验区公安局治安巡特警支队民警林雄弟、实验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许起豪围绕户籍身份证业务办理、治安类案件打击、驾驶证管理及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的诉求进行现场解答。直播间外,不少路过的群众也纷纷驻足观看。 台上问政三分钟,台下工作见真功。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面对群众重点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问政单位民警一一作出回应,并提出解决举措。 “关注民生问题,听取群众声音,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新的民意渠道,节目很棒!”市民刘懿涵说。 “大家的意见建议让我感受到群众对治安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持与肯定,更感受到了大家对平安生活的期待。”陈斌表示,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他们将认真梳理,不断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举措,优化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我们也借此机会再次呼吁各方朋友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应你的声音,共同携手把平安带进全区千家万户,建设美丽和谐的平安家园。”陈斌说。 全景拍摄 让市民更有现场感 市民林晓云长期待在国外,两周前刚回平潭,对平潭现阶段的一些政策不了解。“今天来给儿子办户口,居然赶上了《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节目的现场直播,真是意外的惊喜。”林晓云说,节目不仅给平潭群众提供了反映诉求的渠道,还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平潭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平台。 “现场工作人员还教我用蜻蜓FM搜索‘985平潭共同家园广播’,收听节目直播。我会继续关注节目的。”林晓云说。 据悉,为了让市民群众享受更好的直播体验,《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节目技术团队在直播间架设了全景摄像手机移动播放器,实现360°全景VR拍摄,市民在直播间外戴上VR设备就可以看到直播间内的情况。另外,节目还新增了现场问政环节,在直播现场观看的市民可将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登记,将一一得到回复。 “本期节目我们还为大家提供了视频画面,现场两个机位可将直播间内的情况通过微信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大屏幕进行现场直播,让观众更有现场感。”导播间技术人员施晓凌说。 不说空话 问政核心在“办” 在本期《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节目的诉求记录中,停车难、红绿灯设置、户籍办理、电动车上牌等,都是市民提出的亟待解决的事情。 问政工作的核心在“办”。如果对市民提出的问政事项只是“一答了之”,不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项工作就失去了意义。 据悉,为了确保“办”的实效,《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节目组同时开设“问政回音壁”,对每月的热点诉求进行追踪,将负责诉求办理的相关负责人请进直播间,对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反馈。同时,节目组还将对上线单位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在节目中播出。 “截至目前,在问政工作中,第一期上线部门实验区党群工作部的51件诉求已全部办理结束。我们还节选了部分热点诉求,以回音壁的形式在《平潭时报》上刊登,确保民众的诉求能够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问政平潭项目负责人高芳说。 市民发声,单位回应。市民吴宗海是《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的忠实观众。他说,问政节目不仅给市民提供了反映诉求的渠道,而且有助于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拉近了政府和群众间的关系。 据了解,全媒体问政节目《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下期节目在4月30日上午11时-12时播出,节目将对上两期为大家办理的诉求件进行集中反馈。对第一期和第二期节目的上线单位,节目组会根据大家的满意程度打分。市民群众有什么问题,在节目之外可以拨打24小时诉求征集热线:23123123对接问政记者,节目组将会在反馈版节目中一并集中回复。 |
相关阅读:
- [ 04-17]平潭:精耕试验田,当好摆渡人
- [ 04-16]平潭:楼台相聚 心心相印
- [ 04-16]平潭:国学为媒 情暖两岸
- [ 04-16]平潭综合实验区妇联召开一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