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弹棉三十载 织就温暖梦

2019-03-15 15:15:53 陈小欢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弹棉花之前,需要先把旧棉絮拆解、铺平和压实

搅碎后的棉花随着滚轴旋转成一个巨大的“棉花糖”蔡起辉/摄

“弹棉花喽,弹棉花喽”,或许在三四十年前,平潭的大街小巷里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那是弹棉花匠挑着装满工具的担子,走街串巷吆喝。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便是弹棉花匠的所有家当。

上世纪90年代前是弹棉花兴盛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温暖的老手艺也在历史的更迭中日渐式微。如今,平潭依旧还坚持这门老手艺的人已不足十余人。近日,记者找到了一家藏在巷子里的弹棉店,老板林正右是一个弹棉花手艺的老匠人。

年少学艺成 坚持弹棉三十载

林正右今年49岁,别看年纪不大,但练就这弹棉花手艺的时间可不短。细细算来,这是他弹棉花的第三十个年头了。少年时期,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从19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弹棉花的手艺,如今已经是附近有口皆碑的手艺人,在巷子里经营着一家弹棉花店,位置略显偏僻,却也招揽了不少生意。

林正右的弹棉店在一个约有30多平方米的车库里。店内光线稍显昏暗,角落里堆积着一些旧棉被,中间铺着一块大木板,右侧放着一台稍显年代感的弹棉机。在这个陈列简单的空间里,林正右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也弹出了一张张厚实的棉被来。

“我在父亲的弹棉花声中长大,他就是靠着弹棉花养家糊口的。”林正右说,手工弹棉花是一个技术活,掌握力度并非易事。从入门到学会弹棉花手艺,他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不懂技巧,总是敲到自己的手指不说,棉花也弹不出去。后来熟能生巧,才慢慢掌握了这门技术。

守着这门温暖的老手艺,一弹便是十余载。在纯粹的手工年代里,弹棉花工序十分复杂,林师傅介绍,弹棉被需要经过打碎、整平、拉棉纱、打磨、加固等多道工序,而且要做正反两个面,工作量颇大。“手工拉棉纱是最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拉三层,熟练的老师傅需要半个小时,而新手则需要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林正右说,这样一来,手工弹棉花既费时,成品又少,以前两个工人做好一床棉被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机器代手工 巧手改造更便捷

上世纪90年代前是弹棉花兴盛期,每到8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到店里找师傅弹棉花。有的是购置新棉花弹成新被子,有的则是将旧棉被加以翻新。

林正右回忆,那时候弹棉花行情很好,每天来往的顾客络绎不绝。为了能赶上进度,他每天凌晨三点多就挑着灯开始打棉。“那会儿打一床在12块钱左右,这在当时是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林正右说,他早期在福清经营弹棉花,2003年回到了平潭,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随着时代的变迁,平潭开始普遍使用机器弹棉,林师傅为了提高效率也买来了一台弹棉机,俗称“三斗机”。“三斗机是用来搅碎棉花的,它内部有三个斗,上层一个斗是储存粗加工过的棉花,然后再分到下层的两个斗中进行细加工。”林正右说,“机器操作比人工省时间,做法也简单,而且弹出来的棉花更为均匀耐用。以前手工一天最多做两床,现在机器操作可以达到十床。”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弹棉的过程,林正右启动了弹棉机现场演示了一番。只见他在弹棉机上铺一层薄棉花,随着机器的转动,棉花通过弹棉机顶部的入棉口,进入三斗机加工,很快变成了细而蓬松的新棉团。“这个机器算起来已经是第四代,我用了十多年,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也对它进行了改造。在必要的位置添加铁架,既增加了安全性,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林正右说。

作为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弹棉花这行是个古差事。林正右说,做这行,夏天不管天气多热,不能吹电风扇、开空调。因为电扇会把棉絮吹得满天飞,空调则会因棉絮飞进风口造成故障。而且弹棉花的过程中不免出现灰尘,制作新棉被还好,若是翻新旧棉被,灰尘就更多了。即使戴着口罩,在这个环境里待上一阵,还是会感到不舒服。

“如今这行越来越不景气了,一床棉被能用好多年,利润低。而且我的店面在小区里,外面的人基本不清楚,现在都是老顾客光顾了。”林正右说,“时代进步了,虽然现在用老式棉被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还有人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记者 陈小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