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海坛旧物新用 土瓮延续第二生命

2019-02-23 10:37:49 林祥鹭/文 江信恒/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错落摆放,凭添生机

“水火既济而土合”,人类的祖先凭借水和土的帮助,使得泥土的生命力无限延伸。万物中最朴质纯洁的泥土,历经风吹日晒的自然洗礼,精工巧匠的用心雕琢,高温窑炉的日夜烧炼,终以成器。在老一辈平潭人的记忆里,每户农家的厨房总有那么几个土法烧制的瓦盆、坛子、缸、瓦罐和瓮,用来和面、放粮、盛水、腌菜等。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曾经稳坐农村储物“头把交椅”的土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已经渐渐淡出了平潭人生活的视野。为了唤醒沉睡的记忆,20日,记者走上街头寻找仍在使用的土瓮等陶器,细细梳理这段老去的故事。

储粮宝器 适合长久储存食物

盖上玻璃,化身桌子

在平潭城关农贸市场,一阵腌制萝卜干的香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进一看,一位年逾六十的老人正在贩卖萝卜干。面前的萝卜干被包裹在白色的塑料袋中,装在一个不起眼的土瓮里。时不时有客人前来购买,一揭开瓮盖,丝丝萝卜的清香混合着咸味扑面而来。

记者目测,瓮高约40厘米,瓮口直径约20厘米,整体呈现土黄色,色泽并不均匀。坑坑洼洼的表面,没有任何靓丽的色彩,却能一眼看出时间留下的痕迹。瓮身有几处不甚明显的裂痕,以黄泥土糊住。“我们这个瓮没什么新奇,早年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包括各种尺寸大小,用来腌制萝卜干、咸鱼和腌菜。”见到记者好奇研究的目光,摊主陈叔丰毫不在意地说,在他的记忆里,过去因为物资匮乏,人们需要将食物储存起来,而腌制可以使食物储存的时间变长许多。同时,土瓮储粮,既吸收潮气,保持粮食干燥,又省去了翻晒的劳作,是人们最钟情的容器之一。

这个瓮是陈叔丰自乡下带来的,已经用了好几十年,曾不小心磕破了一点口子,他不舍得扔,补一补接着用。“瓮口小,只要盖住了,无论什么昆虫、老鼠都进不来。”回忆起腌制萝卜干的过程,陈叔丰说,瓮的口比较小,把腌制好的萝卜放进瓮里,用棕树叶盖住瓮口,再和上黄泥巴,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性。

令人惊喜的是,隔壁的菜摊上,记者同样发现了瓮的身影。“现在农村的老人家,家里都不用这些老物件了,统统清理出来放在门前,等着收购的人把它们收走。”摊主吴美凤指着地上的两个瓮说,这都是从乡下收来的,不用也挺可惜的。

工艺久远  最早可追溯千年前

老器物成装饰品

无论是土瓮、坛子、缸还是瓦罐,都是经手工拉坯子后再烧制而成。

平潭民俗专家赖民介绍,总体来说,这些器物统称为陶器,即用黄泥土、红泥土烧制而成。为了使用,还会再上一层釉。过去平潭厨房里主要以瓮、缸为常用生活工具。原则上,两者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外形和用途上稍有不同。缸一般体型较大,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渐张开。而瓮一般大肚,口比底略大,瓮壁呈一定弧度。其中,缸因口大舀水、挖面方便,一般用于家庭盛水、装面。而瓮因口小容易密封,不易漏进雨水,一般用来腌咸菜、做酱。

这项制陶的工艺早已延续千年。据史料记载,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片标本。直接证明了平潭烧陶技术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经存在。其中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陶器表面的装饰,具有加固陶和增添美观的效果,多出现在夹砂陶器上,泥质陶则多为素面。装饰方法分为拍印、压印、刻划和戳点几种。还有瓦窑山遗址,采集有灰硬陶、红硬陶,饰纹为方格纹、斜方格纹、棱方格纹、网格纹、弦纹加云雷纹和弦纹加斜方格纹,距今约3500-3000年。“出土的陶器与我们现在使用的陶器,虽表面花纹有所不同,但总体都蕴含着一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审美,寄托着平潭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赖民说。

“平潭曾自己烧制陶器,以满足日常使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外地的烧陶工艺远远超过了平潭本土的水平。于是,岛外的商贩便挑着担子,带着陶瓷坐船进入岛内沿街叫卖,吸引大量平潭人购买。”赖民回忆道,商贩大多来自莆田涵江一代,多售卖瓮、瓦罐等日用品,因为工艺佳、质量好、价格低,逐渐地占领了平潭市场。“虽然平潭本地也有烧陶的窑子,但烧制的陶器工艺不高,因此购买使用的人不多。”赖民说。

“小时候,每逢这些挑着担子的商贩经过我家门口,我都会叫住他们,仔细挑一些自己喜欢的瓦罐,每个大约只要几分钱。”年已90高龄的平潭老人林秀金说。

旧物新用  土瓮延续第二生命

插上树枝,气息古朴

如今的平潭农村里,瓮与缸的影子已经无几。而在潭城镇的一角,这些海坛老器物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它们第二次生命。走进潭城镇东林庄143号,一家名为“等你咖啡”的店内庭院里,摆放着多个大大小小的土瓮和缸。上头栽种着彩虹朱蕉、叶子花、铁海棠等植物,在冬日里仍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为小院增添不少绿意。

仔细观察,一个高约30厘米的瓮被洗净,涂上白色的颜料,插上几朵干花,就成为了别具风情的装饰品;一个高约40厘米,直径约六七十厘米的缸,里面注入半缸的水,一条红色鲤鱼在其间游动;甚至直接在高一点的瓮上盖一层圆形玻璃,就成为了一张独一无二的桌子……仿佛每一个器物,在这庭院的一角,都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继续讲述它们的故事。

“说起来,这里应该有将近50个左右的瓮、缸和瓦罐吧!这四口大瓮是从亲戚那儿收来的,那一口是我奶奶老家的缸……”这些外人眼中大同小异的器物,店主陈魁却清楚记得它们的来历,并且给了它们最合适的归宿。“这口养鱼的缸曾经是用来和面的大缸,也有的用来装水,水瓢贴着缸面而过,就能快速舀起一瓢水来,可方便了!”说着,陈魁移步来到一个种着三角梅的瓮前。“你看,这个是以前我们家用来腌制豆瓣酱的,小小的口,密封性很好。”陈魁感叹道,这些土瓮如果扔掉了,将是毫无价值的废品。但是经过妥善保存,无论是用作鱼缸也好,还是花盆、装饰,都能够继续延续它们的价值。

海坛器物虽旧,仍然有它们存在的一席之地。在生活中巧妙使用,无不增添几分复古的风情。在农民的眼中,它们是生活的工具。在文人眼中,它们是雅致的装饰。而在画家眼中,它们是海坛独特的艺术。在大海画室老师陈宝的画中,记者就捕捉到了这些改造成为花盆的瓮的身影。在红花绿叶的映衬中,画面显得生动而别致。

“将海坛的老瓦罐、土瓮记录在画里,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陈宝说,老物件的功能在过去看来单一,但是现在看来,却是多样化的。用心去感受这些陶器的花纹脉络,将它们视作绘画的对象,这是绘画写实的意义之一。

“用不同的方式,留住一件件海坛老器物,也是留住海坛的古老记忆。”赖民说。(记者 林祥鹭/文 江信恒/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