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剧票友大赛在岚落幕 吸引近两百位闽剧迷观看
2019-01-05 09:00:59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
票友倾情演唱 三位票友接受点评 评委点评演唱技巧 “牡丹亭今生缘,唱一曲骊歌唱人世悲欢;牡丹亭光阴寸断,都说是痴情难一曲不复还……”近日,从平潭森林公园百姓大舞台里传出一段优美的闽剧《牡丹亭》唱词,这其实是《海坛杯》首届闽剧票友大赛决赛现场的精彩一幕。 此次闽剧票友大赛由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闽剧艺术研究会承办,共有15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各路民间高手的精彩过招,吸引了将近两百位闽剧迷到场观看。最终,参赛选手陈平、陈银凤共同获得一等奖。欲知现场战况详情,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票友云集 登台唱响家乡戏曲 一声悠扬的二胡起头,鼓音如珠落玉盘,中胡似锦帛炸裂,琵琶声融入其中,一段传统的平潭闽剧音乐,自乐器间流淌而来。决赛现场,15位选手各显身手,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闽剧唱功比拼,观众更是兴致高涨,掌声不断。 今年32岁的林晓燕是此次大赛最年轻的参赛选手,她身着靓丽长裙,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曲《牡丹亭》,不仅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也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本次比赛二等奖。“这次能够有幸参加首届《海坛杯》闽剧票友大赛的决赛,我感到很激动。决赛的选手们个个身手不凡,是我继续学习的动力。”林晓燕告诉记者,其实她学习闽剧才两年时间,目前已加入平潭民间曲艺交流中心,业余时间就向闽剧老师学习唱腔。因为母亲是专业的闽剧演员,所以林晓燕从小对闽剧表演耳濡目染,虽然没有刻意练习,却早已播下了闽剧的种子。 更让人意外的是,林晓燕的本职工作竟是一名平潭喜娘,在平潭主持了近两年的传统婚礼。“闽剧与喜娘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对唱功和唱词有一定要求,因此我学习起来,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喜娘作为新家庭的见证者,履行婚姻礼仪全过程的民间主持人,是平潭传统婚礼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她们以张扬、热烈、夸张、喜庆的风格,为婚礼增添了别样风采。林晓燕说,正是因为职业的特别,让她练足了胆量,才能够顺利斩获今晚的二等奖。 “祖母盼你父望穿双眼,娘泪水伴黄莲肚里吞……”伴随一声低沉悲怆的唱词,一等奖获得者陈平以一首唱功出彩的《错配郎》俘获了评委的心,得到95的最高分,成为全场的焦点。“我从小就爱听戏、看戏,那时候家里人不让,只能偷偷搬着板凳去看。”说起童年的经历,陈平的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满足。这与她对闽剧的热爱分不开,年已49岁的陈平,曾经参与过平潭“十番”的演出,自学闽剧已有30年。 闽剧团老艺术家林玉枝担任此次大赛评委,她感慨道,作为闽剧团的一位老演员,平时接触民间闽剧比较少。“通过首届闽剧票友大赛,我感觉到高手在民间。虽然进入决赛的只有15位选手,但是从各个侧面、各个年龄段、不同唱功、不同词牌,可以看出闽剧的深入人心。这些闽剧爱好者、闽剧票友,能够唱出这样的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林玉枝说。 耄耋嘉宾 用心守护本土艺术 决赛现场,一位83岁神秘嘉宾的到来,让一众票友戏迷都感到惊喜不已。他就是被誉为平潭闽剧“自拉自唱”第一人的高仁元,也是潭城镇文化中心闽剧协会副会长。当部分闽剧演员或只学习唱腔而疏于乐器,或专职乐器演奏而逊色于唱功时,高仁元却以一手娴熟的自拉自唱享誉平潭。 “只见吾儿当街拜,声声惨哭泪满腮。他责我忍心把骨肉卖,这叫我万重愁绪涌上来……”舞台上,高仁元老人坐在椅子上,手中固定住二胡。待坐正之后,随着一声二胡拉响,高仁元也紧跟着节奏唱起来。一段《窦娥冤》的选段,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回了故事发生的年代。情之切,声之动容,令现场戏迷无不注目观看。一曲罢,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此次决赛特邀嘉宾高仁元的自拉自唱,实属平潭第一位。”闽剧研究会会长吴苏娟说,首届闽剧票友大赛不仅给平潭的闽剧迷们一个良好的展示舞台,同时也推动了平潭本土文化的发展,给平潭老人一个老有所乐的艺术空间,给平潭年轻人一个近距离接触闽剧、学习闽剧的渠道。 记者了解到,高仁元出生于文艺世家,家族成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他从12岁就开始兴趣拉胡琴,后来并未专职学习闽剧。直至退休后,在2004年,他才重新自学闽剧,并经常和一群闽剧爱好者交流闽剧。今年,83岁高龄的高仁元仍然对闽剧情有独钟,吹拉弹唱,词牌谱曲,依旧熟记于心。“沉浸在闽剧的世界,让我感到非常愉悦。我只想把时间精力放在闽剧上,因为平潭的本土艺术,值得我用心去守护。”年已83岁的高仁元,眼不花、耳不聋,身着一身红色唐装,精神状态良好,有说有笑,可以深深感受到,闽剧对他精神与生活上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据吴苏娟介绍,首届闽剧票友大赛自2018年7月初就开始筹备,2018年11月初截止报名并进行初选。其中最年轻的选手是32岁林晓燕,而这次特邀嘉宾高仁元已经高达83岁。“其中61年的时间跨度,让我感受到闽剧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感召力。感谢闽剧票友的踊跃参赛和对闽剧的大力支持。”吴苏娟说。 戏迷坚守 惠民舞台久唱不衰 环顾观众席,大都是年过半旬的老人家。其中一位年轻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除了专心致志地听着闽剧,他还拿起手机不停拍照记录。“我们年轻的一代,对闽剧的了解实在太少。但我知道,闽剧是平潭传统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年轻人去了解和传承。”26岁的平潭市民吴丰告诉记者,他身边的朋友都热衷于追逐时尚,并不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他希望闽剧能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年轻的一代更容易接受并传播,继续传承闽剧艺术。 听着场上选手们的优美唱腔,不少老人还不由自主地跟着舞台上的旋律唱了起来。“我十几岁就接触到闽剧,小时候也学过唱闽剧、拉二胡,但现在学的人越来越少了。”70岁老人林维华说,为了看这次的闽剧票友大赛,他下午六点就从家中赶来早早候着,生怕来晚了没有座位,错过了闽剧精彩片段。现在完整看完整场比赛,心中十分满足。 在观众席的一侧,记者还见到了民俗文化研究者高名师的身影。作为一名闽剧老票友,他今晚特地过来观赛。“平潭闽剧在全国举足轻重,屡创佳绩,斩获多项大奖。通过闽剧票友大赛,可以发现、挖掘闽剧人才,使惠民大舞台久唱不衰。”高名师说。 在大赛圆满落幕后,众票友们仍然恋恋不舍,留有余味。“这次《海坛杯》首届闽剧票友大赛,真正体现百姓大舞台的效果,全民参与,展示全民风采。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闽剧进入校园,让闽剧能够在下一代中得到传承与发扬。现在,我们正在对风力田公园进行改造,计划打造成闽剧排演厅,今后可以专门让闽剧爱好者拥有自己的舞台与阵地。”平潭社会事业局文体处处长高李杰说。 相关链接 闽剧 闽剧,也叫“福州戏”,起源于福建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是在当地的民间小戏“江湖”“平讲”“儒林”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民间音乐(如民间乐曲“十番”、婚丧喜庆吹奏的“鼓乐”)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成。 闽剧是平潭主要的戏曲曲种,自清康乾盛世期由邑人浙江水陆提督詹功显从福清引入平潭,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平潭闽剧拥有丰厚的民间文化积淀,平潭闽剧团创建于1943年,已有76年的历史。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里,平潭闽剧团曾是抗日团队的精神后备军,自1952至1995年,平潭闽剧团演出现代戏74本、传统戏151本,参加省、市、专区会演剧目共19本,创作、改编剧目52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平潭闽剧团不仅多次晋京演出,《汉宫梦》开福建改革开放新编历史剧先河,《天鹅宴》获全国文华奖,还屡次获得“曹禺戏剧奖”和“田汉戏剧奖”等国家级大奖,这是平潭闽剧团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名单中,平潭闽剧团新编历史剧《青天》从140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获得资助的全国146个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中位列第8,在地方戏作品中名列第3,成绩十分喜人。闽剧《青天》是2016年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剧团、福建省唯一一部闽剧,这也是平潭闽剧团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截至目前,《青天》已在全国巡演40余场。 闽剧小知识 闽剧的乐器配置,大致可分四组: 1.弦乐组:板胡、椰胡、京胡,二胡等 2.弹拨乐组:三弦、月琴,双洁等 3.吹管乐组:笛,唢呐、管子等 4.打击乐组:板鼓,大锣,小锣、等 此次闽剧表演选段有15个,分别是《十五贯》选段、《自掏岭》曲排、《双孝道》选段、《红裙记》选段、《江湖转榜子叒》曲排、《钱顺姐十拜》、《牡丹亭》曲排、《茉莉花》曲排、《哭塔》选段、《丹桂图》选段、《双蝴蝶》曲排、《榜子叒》曲排、《错配郎》选段、《江湖叒》曲排、《王昭君和番》选段。(记者 林祥鹭/文 林映树/摄) |
相关阅读:
- [ 01-05]平潭:深化攻坚行动实施“八大工程”
- [ 01-04]许标旗任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
- [ 01-04]开门红!元旦小长假平潭旅游收入破3000万元
- [ 01-04]平潭南岛语族博物馆概念设计出炉 展示海浪元素凸显出海洋文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