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社会民生 > 正文

平潭城关中学:“小善举”传递“大爱心”

2018-11-30 07:25:55 王婷/文 江信恒/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自1978年建校以来,平潭城关中学始终践行着“学雷锋做好事”的精神。40年风雨路上,平潭城关中学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用校园特色文化扮靓雷锋精神。“立德树人 捐资助困”志愿服务项目是全体师生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完美体现,让雷锋精神在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成为了城关中学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日前,平潭城关中学“立德树人 捐资助困”志愿服务项目获选为2018年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立德树人

建校之初播下基因

城关中学学生在向顾客介绍义卖的书籍

40年前,在学习雷锋精神正风行的时代,平潭城关中学正在初创之期,就提出以德育为教学切入点,倡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以德树人。“学雷锋精神与我们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是如同一辙,我们建校起就提倡学生学习雷锋精神,让学生学会自律、乐于助人,这也是我们一开始的办学初衷。”城关中学现任校长刘祖金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平潭城关中学成为了平潭县初级办学中的一面旗帜,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就读于城关中学。“这都得益于当时学校倡导学雷锋后,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刘祖金说。

伴随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习雷锋精神在城关中学的深化还离不开这样一个人,首任校长王爱明。每逢中秋佳节,学校里总有一部分来自小岛的学生留校,不能回家和父母团聚。这个时候,王爱明校长就会提着锅,拎着盆子,装着自己家里做好的中秋美食拿给留校学生吃,给学生们带去节日的温暖。“多年以后,这些学生回到母校的时候,他们都很感恩母校,王校长的暖心之举更是让他们铭记于心。”刘祖金说。

正是在王爱明的影响下,城关中学践行雷锋精神的内容得以拓展,从“立德树人”逐渐延伸至“捐资助困”。

全校参与

志愿活动常态化

“从1978年建校开始,‘抓三月促常年’学雷锋活动就是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刘祖金说,“抓三月促常年”学雷锋活动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学雷锋活动形走向常态化。

雷锋精神在城关中学代代相传,很多毕业于城关中学的学生,读完大学后选择回母校任教,现任城关中学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的詹志雄便是这样。他于1997年回母校任教,便从学雷锋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至今已在学校组织了11年的学雷锋捐资助困活动。“我觉得城关中学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校互相帮助的氛围影响了我,回校后还有机会组织‘捐资助困’志愿活动,我觉得非常高兴。”他说,师生参与热情很高,学校捐款数一年比一年高,有很多一些受到帮助的同学,参加工作之后,还会回到城关中学表示感谢。

学校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街道、社区、福利院、敬老院传递爱心,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就读于城关中学高中部的陈力成,就走在志愿服务的一线,积极组织“立德树人 捐资助困”项目的相关义卖活动。“我们通过义卖的形式筹集善款,虽然不会很多,但也表达我们对学校贫困同学的心意。”陈力成说,学校开展志愿活动项目是为了让大家去关心身边的同学,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去关注身边的人,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幸福感。

遍地开花

助力文明新平潭

40年来,平潭城关中学一直坚持走在“学雷锋做好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路上。学校每年都组织全校师生为特困生捐款,全校师生共同伸出援助之手,以拳拳爱心为贫困学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用真诚的热情去温暖、关心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完成学业。

而近6年来,该校师生为特困生捐款共554403.5元,每年受助的学生均有近百人。不仅如此,学校还将“爱”延伸到帮扶学校苏澳初中、东庠初中。更难得的是,“学雷锋助学行动”有向外扩大之势,2011年学校与重庆市奉节县梅子学校结对子进行贫困助学,捐助给梅子学校一定数额的爱心助学基金。

如今,随着“学雷锋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雷锋精神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城关中学人的心里,历久弥新。

2014年,1997届高中同学联谊会还自发给学校捐赠了雷锋雕像,感谢母校对他们的教育。

“我们接下去将继续深度挖掘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把雷锋精神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和奉献意识融合到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认认真真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为我们平潭大开放大开发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刘祖金说。(记者 王婷/文 江信恒/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