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创办试验班“嫁接”台湾教育模式
2018-03-02 08:59:24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张哲昊 张哲昊 我来说两句 |
“小朋友,慢慢走,注意脚下的路。”近日,城关幼儿园迎来开学日,小六班的老师陈亚妏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 陈亚妏来自台湾,2017年通过台湾专才引进项目到平潭就业。现在的她,在大家眼中已然是个“孩子通”,学生喜欢她,家长信任她,同事认可她。对于新一年工作的安排,她计划继续把“试验班”带好,将台湾的学龄教育理念加快融入到平潭的教育环境中。 “小蓝遇到小黄,会发生什么奇迹呢?”一本绘本,一床被子,陈亚妏与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小六班的孩子们认真听着故事,而这场景目前是他们班独有的。“我现在带的班级是自己创立的‘试验班’,全部采用台湾的教育模式来教学。”陈亚妏来平潭前,已在台湾从事了5年的幼教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带着对两岸教育融合的理想和计划,她成了平潭第一批招聘台湾人才中教师队伍的一员。 初到平潭工作,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让她有些想打退堂鼓,但园长和同事的信任给了她信心。她说,平潭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可以让她自由发挥,给她很多创造的可能。从跟班到自己建立班级,她一步一步在平潭教育土地上摸索建立台湾模式。 “平潭是共同家园,让台湾的教育理念引入平潭,加深两岸教育领域的交流与探讨。另外,在平潭工作生活,在住房、薪水上都享受到不错的待遇。”陈亚妏说。 平潭教育局人事处负责人表示,平潭是两岸共同家园,让台湾教师到平潭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能融合二者的资源,还能为台湾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今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平潭将全力推动与台湾深度融合,扩大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实施“一岛两标”,即大陆标准和台湾地区标准在平潭岛内包容共存、互认互通,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融合发展。 在《意见》之前,平潭已经率先开启采认台湾从业资格的工作,同时,引进台湾人才来平潭工作,也是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的创新举措之一。 目前,允许台湾建筑师、教师、导游领队等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内工作。其中,台胞持有台湾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到平潭学校从事美术、音乐、体育、幼教、国学等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予以直接认可其教师资格,不再组织考核考试,突破大陆现有教师资格认定限制。 据了解,2018年,平潭计划加大招聘台湾人才的力度,拟招聘150名左右台湾人才,其中,招聘幼儿教师60名。 (记者 何燕 林映树)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