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建设家乡 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吴海英走出小岛,投入隧道工程建设热潮之中,带领乡亲迎来事业“大丰收”,但心系家乡的他,最终回归故里,回到国彩村,开创人生的“第二春”。从2003年起,吴海英担任国彩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3年。 担任村支书后,吴海英便呼吁在外打拼的乡贤回归建设家乡。多年来的相依相伴,使得这些出门在外的“国彩人”迅速凝聚一心,共同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村里要变样,首先在于完善基础设施。筹资75万元,铺设环村水泥路2.8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筹资30万元,改造自来水管道,并新建高水位80吨位蓄水池,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筹资30万元,建设垃圾堆放场8处,并投入18万元清理玉带溪,组建卫生清洁队,美化村容村貌;筹资56万元,建设防浪堤坝;修建国彩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文化活动广场…… 如今,国彩村面貌焕然一新,奔向“小康村”。但这些,在具有敏锐的市场经济意识的吴海英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希望国彩村立足“乡村旅游”,建设成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生态效益型经济较发展的新农村。 “今年,我们与台湾马祖铁板村社区发展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缔结为‘姐妹村’,将共同举行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吴海英说,国彩村今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民俗旅游文化交流季,希望国彩村的旅游道路越走越宽,越变越好。 继承优良传统 懂得责任和担当 今年,吴海英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对此,吴海英说:“这不仅是荣誉称号,更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吴海英介绍,国彩村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村庄,原名“伯塘村”,后来为纪念吴国彩烈士,而改成现名。作为革命老区基点村,革命先烈、老党员们的英勇事迹不仅刻进了历史的丰碑,更是深深扎进“国彩人”的心中。 “我的祖辈都是国彩村人,父亲曾是国彩村游击队中的一员,自小我便受到老党员们的影响,懂得责任和担当。”吴海英说。 “在村里,老党员为年轻党员树立了良好榜样,虽然他们年事已高,但仍发挥余热,为村里的大小事奔忙,他们真正做到了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为群众出谋划策。”吴海英说。 而吴海英自己,也一直以革命先烈、老党员留下的良好传统要求自己,并带动整个党支部。国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05名,吴海英会经常召开党建工作会议,让每个党员都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相关阅读:
- [ 05-17]闽侯:以经济反哺生态 再造八闽首邑新风貌
- [ 04-27]福州闽侯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域第二 反哺生态建设
- [ 04-27]闽侯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域第二 反哺生态建设
- [ 04-27]福州闽侯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域第二 反哺生态建设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