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龙凤头“蓝海”实为夜光藻发光现象 4月20日上午9点,省海洋渔业厅发布《福建沿海赤潮发生条件预测》,“4月19日,据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在平潭澳前海域(位于预警海区IV区的赤潮仍在持续),面积约2平方公里,水体呈红褐色,赤潮第一优势种为夜光藻。” 平潭澳前海域发生夜光藻赤潮,而夜光藻会发光,那么真的是夜光藻形成了“蓝海”现象吗? 对此,记者咨询了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研究员王云,她从事海洋环境的采样监测工作已经三十多年。“经过对龙凤头水域取样分析,我们发现,海水中夜光藻数量密集,为优势种。而最近出现的‘蓝海’现象就是由夜光藻大量聚集引起的,夜光藻属于甲藻门,晚上会发出蓝色的光。”王云表示,“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此前平潭每年都有发生。引起赤潮的原因非常复杂,和水温、气候、风向都有关系。” 王云表示:“不是出现夜光藻就等于赤潮,只有夜光藻密度超过一定标准,才能说发生赤潮,并且夜光藻不是唯一能引起赤潮的藻类。” 众说纷纭“夜光藻””也是“蓝眼泪””的一种? 那么,这两年在坛南湾出现的“蓝眼泪”又是什么?发光原理是什么?它和“夜光藻”区别在哪里? 对此,记者请教了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的副主任蔡雷鸣。“‘蓝眼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称呼,一般指的是海萤,属于甲壳纲介形目的一种浮游生物,不是网上盛传的介形虫,二者不同。海萤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奇特构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就会产生浅蓝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现。像坛南湾去年出现的‘蓝眼泪’是海萤还是夜光藻,要取样分析检测才能判断。”蔡雷鸣表示,“像台湾马祖的‘蓝眼泪’指的就是海萤,海上发光种类很多,除了海萤,窝边毛藻也会发光,夜光藻和海萤是最普遍的海上发光现象。夜光藻一般出现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我省沿海很常见。在夜晚的局部海区,水流不顺畅的内湾,有可能会发生海水缺氧的情况。” 对此,对于网上盛传“赤潮即表示海域水质不好,是一种污染”的传闻,蔡雷鸣也解释道,“不能这样简单去定义,赤潮不一定就是海洋污染,它是很普遍的一种海洋灾害现象,像日本、美国、英格兰水质很好的地方,都会发生赤潮。在福建省海域范围中,平潭的水质算是最好的。” 在“蓝眼泪是什么”问题上,许多专家仍存在不同意见。厦门大学环境和生态学院教授黄凌风在2014年接受《闽南之窗》采访时曾经表示,“‘蓝眼泪’可能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或介形虫,许多夜光藻通过集聚反应后,在海滩上受到刺激就会发光。” 台媒《联合报》在2015年5月4日也曾报道,“马祖海域近两年藻类大量繁殖,夜间发出荧光,将沿岸海水染成蓝色,当地人称为‘蓝眼泪’,但经台大渔业科学研究所证实,是海中夜光藻和吃了藻的介形虫跟着发光所造成。” 诸多百科类网站对“蓝眼泪”解释也都不同。百度百科显示:“夜光藻的生物发光现象又被称为‘蓝眼泪’,在世界各地皆有类似现象,在台湾的垦丁、花东海岸和外岛即时有所见,2012年4月在台湾马祖地区即出现大量‘蓝眼泪’现象。”而“Wikipedia”网站以及“OSTRACOD RESEARCH”网站中则提到了“BLUE TEAR”(蓝眼泪)的来源和生物习性,一些介形类生物具备发光器官,这使它们能够产生发冷光的物质。这些介形类生物就被称为“蓝沙”或者“蓝眼泪”,并且在夜晚漆黑时发出蓝光。 |
相关阅读:
- [ 04-21]福建频现“蓝眼泪” 海岸线如星空美轮美奂
- [ 04-01]去赏“蓝眼泪”奇观 “马祖蓝眼泪观光活动”起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