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平潭自贸区 > 正文

福建自贸试验区第7批34项创新举措出炉:14项全国首创举措 平潭占9项

2016-04-15 14:54:07 林霞 来源:平潭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平潭网4月15日讯(记者林霞)福建自贸试验区第7批34项创新举措日前出炉。14项全国首创举措中,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占9项,其中5项为平潭独创。

此前,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省自贸办委托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对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及省有关单位报来的第7批34项创新举措进行评估。经评估,福建自贸试验区第7批34项创新举措中,全国首创14项、复制拓展12项、复制8项。其中,平潭片区占16项,全国首创9项、复制拓展4项、复制3项。

在全国首创举措中,有5项为平潭片区独创。5项措施分别为:卡式台胞证“零距离”办理;实行编制合并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峡两岸仲裁中心构建涉台纠纷多元化调节机制;推行“六合一”案管系统;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定向、定点、定制”服务模式。

此外,监管风险防控清单、加工贸易单耗信任审核、非福建省居民赴台湾本岛旅游免于提交暂住证,这3项全国首创举措已在平潭、福州、厦门三个片区同时率先实施。检验检疫“多证合一”改革,这1项全国首创举措在平潭、福州两个片区同时率先实施。

在12项复制拓展举措中,平潭占有4项,具体是:产地证签证检企“零见面”模式、简化食品流通许可证审批流程、台企征信查询、食品流通安全“云监管”体系。

8项复制的举措,平潭率先实施3项,具体是:报关单修改和撤销审批无纸化、电力保障服务便利化、跨境电商公共管理服务。

截至目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已陆续在投资、通关、金融、监管等多个领域推出7批次76项创新举措,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全国首创38项(包括平潭独创22项);在开放措施方面,我省通报的3批次39项中,平潭占29项。首创、独创举措量和开放措施量均居全省前列,充分体现了平潭的创新动能与开放优势。

5项平潭独创举措

海峡两岸仲裁中心构建涉台纠纷多元化调节机制

在平潭设立海峡两岸仲裁中心,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民商事(包括海事)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心聘请了40多名台湾仲裁员,当事人可以选择台湾地区的仲裁员裁决纠纷;在不得违反大陆法律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适用台湾地区的民事法规解决民商事(包括海事)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卡式台胞证 “零距离” 办理

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局平潭制证分中心开展5年期台胞证制证工作,台胞拟经平潭入境可提前通过公安厅委托的代办机构在台北、台中提交申请,由代办机构通过网络将受理材料传至平潭,在平潭制证分中心办理审批并制证、发证。

实行编制合并版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改革原项目业主委托各中介服务机构分别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书等事项的做法,试行编制合并版本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再单独编制环评、水保等专项报告。

推行 “六合一” 案管系统

全面推行“六合一”案管系统,将工商、食药、质监、物价、知识产权、卫生等类型的行政处罚案件全部纳入案管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建立案件管理和核审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做好执法人员执法证换发工作。

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定向、定点、定制”服务模式

平潭在台创园设立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培训服务基地,提供多元服务。依托两岸金桥公司定向为台湾青年提供培训、技能鉴定等创业就业服务。在台湾设立网络考点,台湾考生可直接在台湾考取大陆执业证书;也可在平潭台创园接受全方位培训、考证、技能鉴定服务。与福建省有关部门合作引入台湾课程、教程与审评标准;为学员提供36期无息分期贷款,减轻台湾学员负担,吸引更多学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